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嫩江的意思、嫩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嫩江的解释

[Nenjiang River] 松花江的最大支流。在黑龙江省,全长1300公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嫩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其名称在汉语词典及地理文献中有明确释义,具体解析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嫩江(Nèn Jiāng)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交界处,流经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区,最终在吉林省松原市注入松花江。其名称中的“嫩”在满语中意为“碧绿”,形容江水清澈,汉语沿用后固定为专有地名。

  2. 地理特征

    全长约1,370公里,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上游多山地森林,中下游流经松嫩平原,形成重要农业区和湿地生态系统(如扎龙自然保护区)。


二、历史名称演变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辞海》(第七版)

    定义嫩江为“松花江最大支流”,强调其水文地位及对东北平原的生态作用。

  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考证其历代名称变迁,指出“嫩江”自清代成为标准称谓。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

    详述流域内主要城市(如齐齐哈尔、嫩江市)与河流的经济依存关系。


四、文化与社会意义

嫩江流域是满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清代“嫩江八旗”曾在此屯垦戍边。现为东北商品粮基地核心区,亦因“嫩江玛瑙”等物产闻名。


参考资料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嫩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1. 地理概况 嫩江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南麓,全长约1370公里(另有数据称1300公里,因测量方式不同存在差异)。流向为由北向南,经内蒙古、黑龙江两省,最终在吉林省大安市与松花江干流汇合,形成天然港湾南江湾。

2. 名称由来 名称源自少数民族语言:女真语中意为「碧绿」,蒙古语称「诺尼木伦」(碧绿的江),满语则有「妹江」之意。历史上还曾称鸭子河、那悟沐涟等。

3. 水文特征 流域面积达29.7万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00亿立方米。作为松花江北源,其水系对东北平原的生态和农业灌溉至关重要,但也因夏季汛期易引发洪水(如1998年特大洪水)。

4. 历史人文 辽代时期,嫩江流域是契丹部落的春猎圣地,辽皇曾在此举行「纳波」仪式,与民同乐。沿岸的大安市等地保留着「老坎子」等古称,印证了悠久的渔猎文化。

5. 其他含义 在汉语中,「嫩江」作为成语使用时,形容事物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源于其湍急的水流特征。


提示:如需查询更详细的水文数据或历史记载,可参考水利部门公报及《水经注》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暴慢爆竹北京条约变压笔妙嶓冢仓灵差阑车厂赐腥大吹大打耷拉淡句丹渥担杖恩书繁俎赅括刚克号服欢叫花舞检获节槎节短韵长季汉进援亟淹涓浍讵得空当子,空当儿空域枯莲阔疎羸疢两汉立马灵泛龙鵄论天泡蜑彭薄清商三调琼茅鳅蚖雀録然谷若乃三釜养散文集上蹿下跳山钟少傅食次贪力焘覆土宜违顺小纰漏狎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