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楫的意思、渡江楫的详细解释
渡江楫的解释
《晋书·祖逖传》:“帝乃以 逖 为奋威将军、 豫州 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鎧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辞色壮烈,众皆慨嘆。”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渡 江 楫,慷慨吞 胡 羯 。”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渡口。渡头。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渡江楫”是一个历史典故,源自《晋书·祖逖传》,其核心含义与东晋名将祖逖北伐的壮举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典故出处与背景
据《晋书》记载,祖逖被任命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后,率部渡江北伐。行至长江中流时,他击打船桨(即“中流击楫”)立誓:“若不能收复中原,便如江水一去不返!”。这一场景展现了祖逖誓死报国的决心,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2.象征意义
“渡江楫”常被用来比喻坚定的志向与爱国精神,尤其强调在逆境中矢志不渝的豪情。宋代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借祖逖之事抒发抗敌报国的气节。
3.词语结构与用法
- 结构:由“渡江”(渡过长江)和“楫”(船桨)组成,字面指渡江时所用的桨,引申为祖逖的誓言场景。
- 现代应用: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形容立志报国的壮烈情怀,或作为典故引用以增强表达力度。
4.相关扩展
该典故衍生出成语“中流击楫”,与“渡江楫”含义相近,均强调奋发图强的决心。此外,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也常与此并提,共同体现其自律与抱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晋书·祖逖传》原文或文天祥《正气歌》的完整诗句。
网络扩展解释二
《渡江楫》是一个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的词语。拆分部首为“水”和“舟”,其中“水”表示江河水流,“舟”表示船只。该词的笔画数为15画,可以给人一种平稳而有力的感觉。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楚辞》中的《离骚》一诗:“渡江舟楫,恐不 拒兮”。在这里,“渡江楫”描绘了船只划过江河的场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渡江楫》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渡江楫」,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意义和音读。如《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勤江楫”,可以看出字形有些变化,但整体意思没有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渡江楫》的例句:
1.在黎明时分,渡江楫上的水手们开始努力划桨。
2.他独自一人乘坐渡江楫,穿越茫茫江水。
3.风雨中的渡江楫,更显出水手们的勇敢和坚毅。
《渡江楫》的相关组词包括:渡江、楫船、江水等。而与之近义的词语有:渡河、划船、过江等。反义词可能包括:登岸、在岸等。
希望这些回答能解答你关于《渡江楫》的问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