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渐防微的意思、杜渐防微的详细解释
杜渐防微的解释
[be precautious beforehand;guard against creepint corruption or malpractice] 见“防微杜渐”
详细解释
同“ 杜渐防萌 ”。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期而逝,夜不待旦。” 宋 欧阳修 《论元昊来人请不赐御筵札子》:“仍须杜渐防微,常为挫抑之计。岂可一事未成,先亏国体?” 清 林则徐 《关防告示》:“随时随事,杜渐防微,庶几弊絶风清,令行政肃。” ********* 《三民主义的解释》:“兄弟民生主义的办法,主张‘平均地权’,在 中国 本是杜渐防微的意思。”
词语分解
- 杜的解释 杜 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堵塞(乮 ):杜绝。杜塞(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
- 防微的解释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谓尽诚可以絶嫌猜,徇
网络扩展解释
“杜渐防微”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分解:
- 杜:堵塞、杜绝;
- 渐:事物的开端或逐渐发展的过程;
- 防:预防;
- 微:微小、苗头。
- 整体含义:在错误、祸患或不良现象刚有微小苗头时,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其扩大发展。
用法与特点
- 语义侧重:
强调对细微问题的敏感性和早期干预,注重在萌芽阶段解决问题,而非事后补救。
- 适用场景:
- 个人修养:警惕自身小缺点,及时改正(如“学习中要杜渐防微,避免拖延成习”)。
- 工作管理:发现潜在风险时迅速处理,防止事态恶化(如“企业需杜渐防微,排查安全隐患”)。
- 语法功能:
多作谓语或定语,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出处与典故
-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抱朴子·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 历史背景:
东汉时期,大臣丁鸿上书汉和帝,以“杜渐防萌”劝谏遏制窦氏专权,后演变为成语。
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曲突徙薪(均强调预防,但侧重点不同)。
- 反义词:养痈遗患、放任自流(指忽视问题导致恶化)。
辨析
- 与“防患未然”区别:
“防患未然”侧重在问题未发生前预防,而“杜渐防微”更强调对已显露的微小问题及时干预。
- 与“未雨绸缪”区别:
后者指提前准备应对可能的风险,前者则针对已出现的苗头采取行动。
示例应用
例句:
“管理者需具备杜渐防微的敏锐性,及时化解团队内部的小矛盾,避免影响整体协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该成语的涵义及适用情境。如需进一步探究历史典故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后汉书·丁鸿传》及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渐防微 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采取预防措施,及早防止微小问题的发展演变成大问题。下面是《杜渐防微》相关的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杜(木) + 渐(水) + 防(阜) + 微(彳冖)
共计:10个笔画
来源
《论语·子罕篇》中有“杜渐防微”这个成语出现。原意来自于对于细小问题的重视,以防止它们发展成大问题。
繁体
杜漸防微(在繁体字中,渐和漸有时互相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字形可能与现在有所差异。由于篇幅限制,无法一一列举具体差异,请您理解。
例句
为了杜渐防微,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设备并进行维护。
领导提醒我们要杜渐防微,不能忽视任何可能引发问题的迹象。
组词
杜绝、防备、渐进
近义词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反义词
坐视不理、漠不关心
希望以上内容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