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促鞭策。 明 宋濂 《故赠承事郎大府断事官尹府君墓志铭》:“当是时,二弟某某尚幼,府君聘致名讲师,训之以经,朝夕督策之,恩意备至。”
督策是由“督”与“策”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督促鞭策,强调通过外部压力或激励促使行动或进步。以下是具体解析:
督促鞭策,促使行动或进步
指通过监督、催促或激励手段,推动他人或自身完成目标、提升效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链接:现代汉语词典网络版(需订阅访问)
督
《说文解字》:“督,察也。”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策
《说文解字》:“策,马箠也。”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链接:辞海网络版
古代语境:多用于军事或吏治,强调权威性监督。
例:“严加督策,以励将士。”(《三国志·魏书》)
来源:《中华大词典》,中华书局。
现代用法:扩展至教育、管理等场景,侧重目标驱动。
例:“导师常督策学生按时完成研究计划。”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师督策学生备考,定期检查学习进度。”
“项目经理督策团队,确保项目按期交付。”
“他每日督策自身坚持锻炼,终见成效。”
来源:语料库综合用例(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
“督策”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督策”指通过监督和激励来推动他人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包含“督促”与“鞭策”的双重含义。例如,老师严格督策学生完成作业,或领导通过督策提升团队效率。
二字结合后,“督策”既包含监督的强制性,又蕴含鼓励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该词起源于古代军事策略,后扩展至日常管理。其核心是通过外部监督与内在激励的结合,推动目标实现,既强调纪律性,也注重主动性。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拔茅半晌午谗挠大路跌打损伤跌目迪知铎槊輀柩匪匪翼翼浮话高履割絶观民馆娃宫鸿伐闳耀虎吏挍乱羁纍絶倡犒饫科生羸露两和两权分立立马臝露緑房率心緑茵莫胡卢泙派巧偷豪夺趄趄倾挤七巧板企业人生若寄荣位丧柩商飙观上冻姗侮烧香沈厄申送舐犊情深试剑失真守信素几田奴偷天换日土块稳惬緼巡娴習闲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