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更的意思、半更的详细解释
半更的解释
初更之半。 唐 孟浩然 《寒夜张明府宅宴》诗:“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
词语分解
- 半的解释 半 à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点。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更的解释 更 ē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网络扩展解释
“半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 时间概念:指“初更之半”,即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中的前半夜时段。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初更”通常对应19:00-21:00(不同朝代略有差异),因此“半更”约为初更的一半,即20:00左右。
- 例句参考:
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
现代用法如:“夜半更深,乌云盖月”(描述深夜时分)。
2.其他可能的引申义
- 未完成的状态:部分资料提及“半更”可比喻事物未完成或中途中断的状态,如工作、计划等,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权威性存疑。
3.注意区分
- “半更子”:另一词汇“半更子”指疟疾或半夜时段(如),与“半更”含义不同,需避免混淆。
4.使用场景
- 主要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描述时间,如古诗、小说中的夜晚场景描写。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诗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半更这个词是指夜晚的深夜时刻。拆分部首可以分为日和月两部分,部首分别是日和月。根据康熙字典的笔画顺序,半更的总笔画数为10画。半更一词的来源很普遍,用于形容夜晚的深夜时刻,一般指凌晨2点到5点左右。
在繁体字中,半更的写法是「半更」,和简体字写法一样。
在古代,半更这个词的汉字写法是稍有不同的。当时用「半更」在文献中并不常见,而是用「半晌」来形容深夜时刻。
以下是一些关于半更的例句:
1. 忙碌一天后,我终于在半更的时候放松下来。
2. 他习惯在半更时刻写作,觉得思绪最为清晰。
一些与半更相关的组词有:半夜、午夜、深夜等。
与半更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凌晨、三更、子夜。
与半更意思相反的词语有:黎明、早晨。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