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店的意思、官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店的解释

(1).供商贾使用的官营店房。 唐 李翱 《疏绝进献》:“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亏三代之法,公託进献,因得自成其私,甚非太平之事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己酉, 吴 命中书省,凡商税三十税一,多取者以违例论。改在都官店为宣课司,府、州、县官店为通课司。”《明史·食货志五》:“ 太祖 初,征酒醋之税,收官店钱。”

(2).捕役拷问盗贼的地方。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献县 捕役 樊长 ,与其侣捕一剧盗。盗跳免,縶其妇於官店。”自注:“捕役拷盗之所,谓之官店,实其私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店”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时期有所演变,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官营商业机构(核心含义)

  1. 定义与功能
    官店是由官府设立并管理的店铺,主要用于商品贸易、税收征收及物资调配。 明代时期,朱元璋将其改造为“宣课司”(京城)和“通课司”(地方),成为国家商税征收的重要机构。这类店铺多设于商业发达或交通枢纽地区,如南京、北京、运河沿岸等。

  2. 历史沿革

    • 唐代起源: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李翱《疏绝进献》提到官店用于安置商贾,兼具官营酒业等功能。
    • 明代发展:明初成为税收机构,由皇帝亲信太监管理,收入归国家支配。

二、特殊场所(次要含义)

清代文献中,“官店”有时指捕役拷问盗贼的场所,实为捕役私设的审讯地点。例如《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献县捕役将盗贼之妇拘于官店。

补充说明

该词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通常指代官方商业或税收机构,少数情况下涉及司法职能。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明史》或唐代经济类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店的意思

官店指的是由官府经营的商店,既可以专指古代官府设立的经营军需物资的商店,也可以泛指官方经营的各类商店。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店的构成部首为宀和卜,部首宀表示与房屋有关,部首卜表示与卜筮有关。官店的总笔画数为17。

来源

官店一词来源于古代官署设立的零售点或经营点,既为行政机构,又兼有商业性质。

繁体

官店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官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官店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写法为官店。

例句

1. 他在官店购买了一些军需品。

2. 这家官店经营的物品品质可靠。

3. 官府设立的官店很受人欢迎。

组词

官府、军需品、经营、商店

近义词

官方经营的商店、官办商店、官府经营的店铺

反义词

民店、私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