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肢(指)再植的意思、断肢(指)再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肢(指)再植的解释

将离断肢(指)体重新接上,恢复其血液循环,使断肢(指)得到存活和恢复功能的手术。是在处理开放性损伤基础上的一种复合性组织修复技术。肢体断离后6-8小时为再植的最适宜时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肢(指)再植

一、术语释义

“断肢(指)再植”是显微外科领域的专业术语,指通过手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或手指)重新接回原位,恢复其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及解剖结构,以实现肢体功能重建的医疗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精细的血管、神经、骨骼及软组织吻合,使离断组织恢复活性。

二、汉语词典角度解析

  1. 字义分解

    • 断肢(指):指因外伤导致肢体(如手臂、腿部)或手指完全或部分离断。
    • 再植:“再”意为重新、再次,“植”指移植或植入,合指将离断组织重新接回原位的技术过程。
  2. 医学内涵

    该技术需在显微镜下吻合直径仅0.3-1.0mm的血管及神经,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适应症包括:

    • 离断肢体结构完整,无严重挫伤;
    • 伤后时间短(通常黄金期为6-8小时);
    • 患者全身状况可耐受手术。

三、技术要点与临床意义

  1. 核心步骤

    • 清创:彻底清除污染及坏死组织;
    • 骨骼固定:重建肢体支架;
    • 血管吻合:恢复血液循环(动脉与静脉);
    • 神经肌腱修复:保障感觉与运动功能。
  2. 功能预后

    成功再植后,患者需经系统康复训练。手指再植存活率可达90%以上,但功能恢复程度取决于神经再生情况,通常需6-12个月评估最终效果。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显微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定义再植技术标准及操作规范。
  2. 《辞海》(第七版)医学术语分册,收录“再植术”词条并释义。
  3.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断肢再植临床指南》,规范适应症与术后管理。

参考文献(真实来源,链接需替换为有效地址)

  1. 人民卫生出版社《显微外科学》: 示例链接
  2. 《辞海》第七版: 示例链接
  3. 中华医学会指南: 示例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断肢(指)再植是一种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重新接回原位,以恢复其血液循环、功能及完整性的高难度手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断肢(指)再植需满足两个条件:肢体因外伤或手术完全或不完全离断,且必须吻合动脉才能存活。手术内容包括骨骼固定、血管神经吻合、肌腱修复等,目标是肢体存活并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二、分类与损伤类型

  1. 按离断程度

    • 完全性离断:肢体完全分离或仅少量受损组织相连(需清创切除)。
    • 不完全性离断:肢体部分组织连续,但主要血管断裂,需再植恢复血供。
  2. 按致伤原因

    • 切割伤:断面整齐,再植成功率较高。
    • 碾压伤/撕裂伤:组织损伤广泛,血管神经多平面断裂,修复困难且功能恢复差。

三、关键技术与条件

四、术后注意事项

五、历史与发展

我国在断肢再植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63年陈中伟院士完成首例肢体再植,1965年又成功开展断指再植。

公式示例(再植时间与成功率关系)

若以$t$表示离断时间(小时),则存活率$P$可近似为:
$$ P = frac{1}{1 + e^{0.5(t-8)}} $$
(公式仅为示意,实际需结合临床数据)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自医学教材与临床指南,具体治疗需遵医嘱。更多细节可参考、3、5、6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憎分明伴奏豹论宝珠山茶璧润儃回撮角亭子登显貂蟟洞见肺腑风日服化浮戾感叹词官牧骨贝过活顾言还好寒芦换取见金骄兵必败叫化子甲殻夹疑饥罢解罔解位近怀近列极致康熙帝夸士轑饭乐道羸兵离麾灵机一动闵念冒顿末利南山宗农丁牌匣偏衫青藜学士桑秧实秀输作讼愬瘫风堂差挺劲僮锦土调推结涂辙显彰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