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绳墨的意思、绳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绳墨的解释

(1) [carpenter's line marker]∶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 [rules and regulations]∶比喻规矩或法度

颇循绳墨

详细解释

(1).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南朝 宋 鲍照 《论国制启》:“袤丈之木,绳墨左焉。”《太平广记》卷八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奚乐山》:“有 奚乐山 者,擕持斧凿,诣门自售,视操度绳墨颇精。” 清 戴名世 《史论》:“於是入山林之中,纵观熟视,某木可材也,某木可柱也,某木可栋也榱也,某石可础也阶也,乃集诸工人斧斤互施,绳墨并用。”

(2).喻规矩、准则。 汉 张衡 《思玄赋》:“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唐 司空图 《为东都僧化募雕刻律疏》:“风波未息,横智鷁而难超;绳墨可遵,制心猿而有渐。”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篇笔力超然,高风远韵尚可想见,岂寻常诗人绳墨所能束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分股则帖括时文是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3).喻法度、法律。《管子·法法》:“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后汉书·寇荣传》:“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復质确其过。” 李贤 注:“绳墨,谓法律也。” 唐 骆宾王 《叙寄员半千》诗:“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左执绳墨,右执规矩,篤信谦守,以待弹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绳墨”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本义解析

作为木工工具,指墨斗的雏形,用于在木料上弹印直线。如《礼记·经解》记载:“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强调其取直功能。这种工具由浸染墨汁的细绳和线轮构成,是古代工匠校正木材曲直的核心器具。

二、引申含义

  1. 准则与法度
    从工具功能引申为规范言行的标准,如《管子·法法》以“引绳墨”喻推行律法,《史记》称韩非“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均指法律准则。

  2. 等级象征
    在匠作行业中,“绳墨”曾作为技艺等级的称谓,如《“绳墨”考释》指出其象征工匠的职衔和工艺水平。

三、使用场景

四、文献例证

五、现代应用

今多用于成语或书面语,如“绳趋尺步”形容严守规范,“不中绳墨”则指偏离标准,常见于评价制度或行为是否合规的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绳墨:什么意思

《绳墨》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意思是泛指书法、绘画中使用的绳索和墨汁。在古代,书法家和画家在创作时常常需要使用绳索来控制笔画的长度和形状,同时也需要使用墨汁来书写或绘画。因此,绳墨成为了书法和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绳墨:拆分部首和笔画

《绳墨》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 “纟”和“土”。纟是表示绳子相关的部首,而土是表示与土地、土质相关的部首。

绳的笔画数为3,墨的笔画数为15。

绳墨:来源和繁体字

在《说文解字》中,绳墨被解释为“以绳缚物设险以示存难,用可塞也。故为绳之义。”这说明绳墨原本是一种绳子,用于束缚和防止物品被盗。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化成为书法、绘画工具的代名词。

对应的繁体字为 “繩墨”。

绳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绳的古代写法为,像个弯曲的绳子,类似现代的“状”字。而墨的古代写法为,左侧为象山的形状,右侧是四点,代表水的形状。

绳墨: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例句:他运用绳墨技巧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组词:绳索、墨迹、墨水。

近义词:笔墨、画笔。

反义词:纸墨、纸上谈兵。

以上是对《绳墨》这个词的一些解释,包括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以及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栘才巧赤留兀剌冲子传饭淳人促促大箛大堡礁登山运动动心骇目遁影飞地肥胖風高工娄横隔核实花灯花顋话亭话仙戒谨极丽军率苦情牢烛量词犂锄零露另眼离实柳媚花明甍甍梦游摹调目中无人扭头,扭头儿配舂披緜牝咮鸣辰气壮河山人才辈出融畼入王散曲三畏沙锅浅儿烧缸地时态属请私着松箑酸性染料他年条晰通僊屋架仙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