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发文身的意思、断发文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发文身的解释

[cut one's hair short and tattoo one's body] 古代吴越等地的一种风俗,把头发剪短,在身上刺花纹。旧用以指未开化的民族

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庄子·逍遥游》

详细解释

古代 吴 越 一带风俗,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左传·哀公七年》:“ 仲雍 嗣之,断髮文身,臝以为饰。” 宋 苏轼 《策断》二五:“昔 吴 之先,断髮文身,与鱼鳖龙蛇居者数十世。” ********* 《端节的历史教育》:“古代 吴 越 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亦作“ 断髮纹身 ”。 冯至 《伍子胥》九:“在 吴 越 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断发文身”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古代某些民族剪短头发并在身上刺花纹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1. 实用功能
    古越人生活在水边,断发可能为了减少水中活动阻力,文身则被认为能模仿龙蛇等水中生物,起到保护作用。

  2. 图腾崇拜
    文身图案多与图腾相关,如龙蛇纹样,既是族群标志,也寄托了对神灵庇佑的祈愿。

  3. 典故与象征
    周朝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为让位给弟弟季历,迁居荆蛮之地并断发文身,以示与中原礼俗不同。这一典故被儒家视为“让贤”典范,但也暗含对“未开化”习俗的评判。


三、文化演变


四、成语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左传》《史记》等古籍,或查阅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断发文身(duàn fà wén shēn)是指古代中国对囚犯及某些特定罪犯进行的刑罚,即剃光头发并在身体上刺字或纹身的行为。断发即剃光头发,文身即在身体上刺字或纹身。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断(duàn):部首为断,共4画; - 发(fà):部首为发,共5画; - 文(wén):部首为文,共4画; - 身(shēn):部首为身,共7画。 来源: 断发文身一词源于《尚书》中的“断发文身,以俟发命”(剃发刺字,等待发号施令),意为接受刑罚,并准备迎接发号施令的命运。 繁体: 在繁体字中,断发文身的书写形式为「斷髮文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断发文身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明显变化。 例句: - 他因犯罪被判处断发文身。 - 断发文身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耻辱。 组词: - 断发:指剃光头发的行为。 - 文身:指在身体上刺字或纹身的行为。 近义词: - 剃发:指剃去头发的行为。 - 刺字:指在身体上刺字的行为。 反义词: - 留发:指不剃去头发,保留头发的行为。 - 无文身:指身体上没有刺字或纹身。

别人正在浏览...

拔迥别筵波累步态蹒跚插队穿扎词海篡权胆壮气粗方正不阿非斥凤台曲箇侬惯习股抃鬼斧工过露海租鸿罗黄父鬼祸心鉴采较讹记述啾嘲疾威涓溜开士康衢谣款接凉光麟牒痲木枚列面问米家山暖宅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清轻缺斤短两雀迷眼羣英三秦生草瘦高挑儿守御疏财重义淑女束颡思归其雌挑剔亭亭植立通署徒官脱尔窝囊废五塥翔埃先事小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