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腊尾的意思、腊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腊尾的解释

农历年末。 宋 宋祁 《守岁》诗:“夜寒穷腊尾,春色併年初。” 清 张问陶 《梅花》诗:“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腊尾"是汉语中表示时间节点的传统词汇,专指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时段。该词由"腊"(古代祭祀名称)与"尾"(末端)复合构成,承载着三重含义:

一、时序概念

指代农历十二月最后十日,《荆楚岁时记》载"腊者,岁终大祭",该时段介于腊八节(十二月初八)与除夕之间,是古代腊祭仪式的延续阶段。现代民俗学者普遍将腊月廿三(小年)至除夕视为腊尾的核心时段。

二、气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记载此时"冰益壮,地始坼",反映我国北方进入全年最寒冷时期,南方则呈现"腊雪压梅枝"的物候景象。农谚"腊尾冻破缸"生动描绘此时节令特征。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学表达中常作为年终代称,宋代范成大《祭灶词》"腊尾春头爆竹天"即用此意象。民俗层面包含三项核心活动:祭灶神(廿三/廿四)、除尘纳吉(廿四)、备置年货(廿五至除夕)。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7版第1234页有明确释义,现代多用于文学作品与民俗研究领域。与"岁杪""残冬"等近义词相比,"腊尾"更具祭祀文化与农耕文明的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腊尾”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腊尾(拼音:là wěi)指农历年末,即年底。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或传统语境中,描述岁末时节的景象或活动。


出处与例证

  1. 宋代诗词
    宋祁《守岁》诗云:“夜寒穷腊尾,春色併年初。”,通过“腊尾”与“年初”的对比,突出冬春交替的意境。
  2. 清代诗句
    张问陶在《梅花》中写道:“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以梅花在年末年初绽放,象征坚韧品格。

相关词汇


用法示例


“腊尾”是汉语中对农历年末的诗意化表达,常见于古典文学,兼具时间描述与文化意象。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叆霼白部白雪阳春半亚鼻子下面不知薡蕫参天两地肠癕差摄畴野传衣鉢春作辞严气正蹀里蹀斜贰官反掖肺结核辅戴改弦更张甘泽公沙鼓腕怀笔画知兼并讲史书进良九旂均等可伤旷俎利益明喻馁匮内守内原盘剥刨花水辟咡评弹旗档切糕弃夫启路人精溽景善败由己商法山畋盛才首陁水月灯诵絃搜搜太阳黑子天工开物停水无箇事乡夫效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