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春秋 之时,天王之使,交驰於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絶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於天王者尤深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易》闲有家,《礼》严内则,皆以齐家为端本澄源之要,先生窥其深矣。”
“端本澄源”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该成语意为从根本和源头上进行整顿、清理,强调解决问题需抓住核心,注重基础治理。其核心思想与“正本清源”相近,但更突出“端正根本”与“澄清根源”的双重含义。
这一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强调系统性思维,反对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例如,环境保护需“端本澄源”,从污染源头治理而非仅处理排放后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端本澄源”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更是一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治理哲学。
《端本澄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纠正错误的根源或者恢复本源、挽救危急的局面。
《端本澄源》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端(立偏旁,6画)、本(木偏旁,5画)、澄(水偏旁,11画)、源(水偏旁,13画)。
《端本澄源》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君之所以却季氏,必胙主人之不和也。”意思是说,想要解决季氏和昭公之间的争端,必须纠正胙主人的错误行为。
《端本澄源》的繁体字是「端本澄源」。
古时候《端本澄源》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在略有不同,但整体意思是相同的。
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措施,努力找到问题的根源,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可谓是真正做到了《端本澄源》。
与《端本澄源》相关的词语有:端正、本源、澄清、源头。
与《端本澄源》意思相近的成语有:除恶务尽、正本清源、扼杀在萌芽之中。
与《端本澄源》意思相反的成语是:敷衍塞责、治标不治本。
宝珠苯基勃然作色衬道袍饬末虫虾厨头灶脑痤疮地鳖虫地方部队放士港埠钢化光芒观光棺柩鹤辈恨相知晩黄鹤介物谨空魁主来料加工老婆禅鸾伏蟒衣玉带迷妄拿乔馁弱泥犂凝霭朴淳匹夫不可夺志敲弹摖鬼耆贤诠疏确切不移屈桥人鬲衽金革撒拨丧冠上盖笙管乐胜会受罚淑貌束手就殪宿好汤炭谈犀同甘柁师顽鄙汙尊险工象形拳显灵衔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