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肚的意思、兜肚的详细解释
兜肚的解释
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这兜肚,你是地下检的,料非己物。”《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釵 ﹞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綾红里的兜肚。” 孙犁 《白洋淀纪事·看护》:“她的上身只穿着一件红色的兜肚。”
词语分解
- 兜的解释 兜 ō 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兜鍪。 口袋:网兜。 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兜风。用手巾兜着。 环绕,围绕:兜抄。兜剿。兜圈子。 招揽:兜售。兜销。兜揽。 承担,包下来:出事我兜着。 笔画数:; 部首:儿;
- 肚的解释 肚 ù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肚子。肚胁。肚皮。牵肠挂肚(挂念,不放心)。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肚儿。 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肚 ǔ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猪肚子。
网络扩展解释
“兜肚”是一种传统贴身衣物,主要用于护住胸腹部,具有以下特点:
1.基本定义
兜肚是菱形或近似菱形的布制小衣,贴身穿着,覆盖胸腹区域。通过带子固定:上端套于颈部,左右两角系于背后。
2.结构与材质
- 形状:多为菱形设计,贴合身体曲线。
- 固定方式:颈部一根带子,腰部两侧各有一根带子束于背后。
- 材质:常见棉、绸等柔软布料,如《红楼梦》中提到的“白绫红里”材质。
3.历史与文献记载
-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提到兜肚作为私密物品,暗示其贴身属性。
-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描写薛宝钗缝制白绫红里兜肚,反映清代女性手工制作传统。
- 现代作家孙犁在《白洋淀纪事》中描述女性穿红色兜肚,体现其民俗色彩。
4.文化意义
- 实用功能:保暖、保护胸腹部。
- 象征意义:在文学中常与私密情感关联,如《醒世恒言》中兜肚成为情节线索。
- 民俗服饰:部分地区的传统服饰组成部分,尤其在夏季或劳动时穿着。
5.别称与演变
兜肚亦被称为“抱肚”,据《里语征实》记载,唐代已有类似服饰“诃子”。现代逐渐被内衣取代,但仍见于传统戏曲或特定民俗活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重编国语辞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兜肚》的意思
《兜肚》是一个中国方言词,主要在江苏、浙江一带流行。它的意思是指孕妇的腹部。
《兜肚》的部首和笔画
《兜肚》的部首是⿰⺋⺍,总共有13个笔画。
《兜肚》的来源
《兜肚》一词来源于方言,准确的起源不甚明确。然而,它常被用于家人或朋友之间亲切地询问一个女性是否怀孕,用以表示关心。
《兜肚》的繁体
《兜肚》的繁体为「兜肚」,和简体字形态相同。
《兜肚》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因此《兜肚》的古代写法可能有所不同。
《兜肚》的例句
1. 他的妻子最近怀孕了,兜肚明显可见。
2. 昨天我见到小张时,她的兜肚已经快要到第六个月了。
《兜肚》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兜肚带、兜肚衫、兜肚子。
近义词:孕肚、肚子(在此上下文中)。
反义词:未怀孕、没有兜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