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蛾眉豆的意思、蛾眉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蛾眉豆的解释

扁豆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藊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蛾眉豆(é méi dòu)是汉语中对豆科植物扁豆的别称,其命名源于豆荚形态似蛾眉,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与文化内涵。以下从词典释义、植物学特征及文化应用三方面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命名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蛾眉豆”为“扁豆的俗称”,因豆荚“扁平弯曲如蛾眉”得名。“蛾眉”本指蚕蛾细长弯曲的触须,后喻女子秀美的眉毛(《说文解字注》),此处以形态类比突出豆荚的弧形特征。


二、植物学特征

  1. 生物学分类

    属豆科扁豆属(Lablab purpureus),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荚果扁平宽大,长5-7厘米,边缘呈波浪状,内含3-5粒白色或紫黑色种子。

  2. 别名体系

    地域别称丰富:“眉豆”(岭南)、“沿篱豆”(《本草纲目》)、“鹊豆”(因果实斑纹似鹊羽)。学名“扁豆”强调其荚果的几何形态,而“蛾眉豆”侧重美学意象。


三、文化应用与食疗价值

  1. 药用记载

    《本草纲目》载其“味甘,性微温”,能“和中下气,化湿消暑”,清代《随息居饮食谱》称其“补脾除湿”。

  2. 民俗象征

    江南地区婚俗以蛾眉豆入聘礼,取“弯眉似月,恩爱缠绵”之吉寓;其藤蔓攀援特性亦被赋予“生生不息”的农耕文化寓意。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41卷. 科学出版社, 1995. 在线版
  3.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陵本影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数字馆藏

网络扩展解释

“蛾眉豆”是一个中文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蛾眉豆”是扁豆的别称,这一解释在《本草纲目》中有明确记载。明代李时珍将扁豆归类于“谷部”,并提到其别称“藊豆”,后逐渐演变为“蛾眉豆”的俗称。

二、名称溯源

  1. 形态关联:扁豆荚果的弯曲形状类似蚕蛾触须或女子细长的眉毛(即“蛾眉”或“娥眉”),故得此名。
  2. 文字演变:因“蛾”与“娥”在古汉语中常互通,部分地区也写作“娥眉豆”,但具体写法尚无明确文献考证。

三、文学意象

清代郑板桥曾以“满架秋风扁豆花”诗句描绘其生长特性,凸显其随遇而安、默默开花结果的朴素品格。

四、其他特性补充

提示:若需了解食用价值或种植方法,建议查阅农业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成德出家修道醇茂黛绿单纯都统恩深爱重法馔飞殿風傳功干古锭刀绗线和璧黑髯鹄年监造蛟涎洁身自守精密絶力峻立坑壕馈飧捆住手脚库券老女归宗勒铭燕然连封亮堂堂凌欺轮带率勒冥昏谋望木牀闹喧女阴潘渚扑旂青亭请旨弃瓢漆漆人强胜天肉片散马休牛赏心亭傻心眼摄魂神骏试守事繇耍令疏佚禠祉外学下吏想法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