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的意思、都统的详细解释
都统的解释
[commander-in-chief of one of the “Eight Banners” (military-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
详细解释
(1).统领,总领。《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自称柱天都部” 唐 李贤 注:“都部者,都统其众也。”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诛 吴元济 也,命公都统诸军。”《旧唐书·高骈传》:“铜盐重务,綰握约及七年;都统雄藩,幅员几於万里。”
(2).官名。武官名 晋 太元 中, 前秦 苻坚 兴兵侵 晋 ,征富家子弟二十以下者共三千馀骑,始设少年都统,为带领青年士兵之将官。 唐 代后期讨伐藩镇和镇压农民起义,设诸道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兵的统帅; 辽 金 亦有都统、副都统之名。
(3).官名。指地区长官名号。 前秦 末,有 河西 鲜卑 大都统。是地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官号。
(4).官名。 清 代设八旗都统,为旗的最高长官。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
(5).官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 热河 、 察哈尔 、 绥远 等特别区设置都统,为地方军政长官。
词语分解
- 都的解释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总:都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称头目、首领。
- 统的解释 统 (統) ǒ 总括,总起来:统一。统率(刬 )。统帅。统摄(统辖)。统考。统筹。统战。统共。统购统销。 事物的连续关系:系统。血统。传(俷 )统。体统。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都统”是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武职官名,其含义和职能随朝代演变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
- 前秦时期(十六国)
- 最早见于前秦苻坚时期,383年设“少年都统”,统领禁卫军羽林郎。
- 前秦末年设“河西鲜卑大都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首领的官号。
二、唐代至辽金时期
- 唐代
- 中后期作为诸道行营的统兵长官,后期增设“都都统”作为更高统帅。
- 辽、金
三、清代职能
- 八旗制度
- 每旗设都统(满语称“固山额真”),为最高长官,负责旗内户口、生产、训练等事务。
- 全国共24位都统(满、蒙、汉八旗各一)。
四、清末变革
- 军衔制改革
- 1909年《陆军军官军佐等级》将“都统”定为上等军官(将官)称号,分正、副、协三级,对应现代上将、中将、少将。
五、其他含义
- 地区长官:前秦末期的“河西鲜卑大都统”是少数民族地区统治者的称号。
都统职能从军事统帅逐渐演变为兼具行政管理的职位,清代是其制度化高峰,清末则成为军衔名称。若需更详细朝代案例或职能对比,可参考历史文献或专业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统》一词的意思是指统帅一方或多方的军事将领。它由“都”和“统”两个部分组成。
- 都:部首为阝,笔画数为8。
- 统:部首为纟,笔画数为9。
《都统》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中的官职。在繁体字中,该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可以根据字形的不同写作“都統”或“都綱”。
以下是《都统》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成为了一方的都统,率领军队保卫家园。
2. 这位将军担任都统之后,成功统一了整个王朝。
一些与《都统》相关的组词包括军统、统领、统帅等。
与《都统》相似的词语有统帅、指挥官、将领等,它们都指的是军事上的指挥者。
与《都统》相反的概念可以是士兵、部队、部属等,它们指的是被指挥和统领的对象。
希望以上信息能满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