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敛贪冒。《新唐书·黎干传》:“﹝ 忠翼 ﹞当盛时,爵赏在其口吻,掊冒财贿,貲产累皆巨万。”
“掊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póu mào
释义:指“聚敛贪冒”,即通过不正当手段大量敛取财物,带有贪婪侵占的含义。该词多用于描述官吏或权贵滥用职权、中饱私囊的行为。
出处与用法:
该词出自《新唐书·黎干传》中的记载:“(忠翼)当盛时,爵赏在其口吻,掊冒财贿,貲产累皆巨万。” 此句通过“掊冒”一词,生动刻画了人物利用职权敛财的贪婪形象。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新唐书》相关章节或古代汉语词典。
掊冒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pōu mào,意思是揭发、揭露。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手部部首“扌”,右边是冒字的简化字“冃”。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掊冒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最初的写法可以追溯到古文《字林》中的“⿰手冃”,写作“抔冃”,意为揭发。在繁体字中,掊冒写作「掊冒」,没有太大变化。
在古代,掊冒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古时候的汉字就像艺术品一样,变化多端。有时候,掊冒可能会在形状上有微小的差异,但整体意义是相同的。
1. 他揭发了公司内部的腐败行为,被誉为掊冒的英雄。
2. 记者通过对事实的调查与掊冒,揭露了政府的不正之风。
组词:掊露(揭露)
近义词:揭发、揭露
反义词:掩盖、隐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