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祀的意思、崇祀的详细解释
崇祀的解释
崇拜奉祀。《隋书·音乐志下》:“厚世开灵,方坛崇祀,达以风露,树之松梓。”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家祭》:“先曾祖 重德公 ,以训导起家,陞 太平 通判,崇祀 芜湖 当涂 两邑名宦。” 鲁迅 《彷徨·肥皂》:“ 四铭 踱到烛台面前,展开纸条,一字一字的读下去:‘恭拟全国人民合词吁请贵大总统特颁明令专重圣经崇祀 孟 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文’。--好极好极。可是字数太多了罢?”
词语分解
- 崇的解释 崇 ó 高:崇山峻岭。崇高。崇论闳议(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论。亦作“崇论宏议”)。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终”,终了。 充,充满:崇酒于觞。 增长:“今将崇诸侯之奸”。 姓。
- 祀的解释 祀 ì 祭:祭祀。祀天。祀祖。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崇祀”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对神灵、祖先或杰出人物的崇拜与祭祀活动,常见于历史文献和宗教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由“崇”(崇拜、尊敬)和“祀”(祭祀、供奉)组成,表示对某事物的极度敬仰并举行祭祀仪式。
- 引申含义:不仅限于宗教活动,也可指对文化传统、历史人物(如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或地方神祇(如福德正神)的尊崇。
2.使用场景
- 宗教与民俗:常用于描述对神灵、祖先的祭祀,如《隋书》记载的“方坛崇祀”,或台湾地区对福德正神的崇祀。
- 历史人物纪念:例如唐代柳宗元在《箕子碑》中提到的“崇祀式孚”,清代蒋士铨作品中提到的名宦崇祀。
3.典型例句
- 《隋书·音乐志下》:“厚地开灵,方坛崇祀,达以风露,树之松梓。”
- 鲁迅《彷徨·肥皂》中提到的“崇祀孟母”以挽颓风。
4.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隋书》《箕子碑》等古籍或地方志记载的崇祀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崇祀是指对某个神灵、宗教、信仰或者某种价值观的高度崇敬和尊重。下面为您介绍《崇祀》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以及例句。同时,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崇祀》一词的拆分部首是「山」和「示」,共计12个笔画。其中,「山」作为部首表示与山有关的词义,「示」则表示通过某种事物进行示威或宣示。
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就是将「崇」和「祀」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崇」表示崇高、尊敬,而「祀」表示供奉、崇拜。
繁体字形式为「崇祀」,与简体字形式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差异。
以下是一个例句:我们应该崇祀自然,尊重大自然的力量。
与「崇祀」相关的组词可以有:崇拜、崇敬、崇高、祭祀等。
在意义上,与「崇祀」相近的词语有:尊崇、景仰、敬重等。
与「崇祀」相反的词语可以有:蔑视、轻慢、不敬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爱抚宝兽北马踳昧打斜斗门凡贱飞贼腐鲍副室高简隔异嬀女黄金约欢君虎符毁裂祸中有福睑裂狡焉思启击鞭进救啾号九年之储九转还丹决议跼屈亢壮快艇髡跣拦柜兰麝落架亮富隶御茅蕝猛武脑府泥融觉嚬笑琵琶别抱颇丰千斤潜契缺废认的人间地狱日日夜夜软腭洒豁山颠上堂审律索飨所易王叟辕车瓮头清乌蓲限额猃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