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枸酱的意思、枸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枸酱的解释

即蒟酱。《史记·西南夷列传》:“ 南越 食 蒙蜀 枸酱。”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枸,一作蒟,音窶。’ 駰 案《汉书音义》曰:‘枸木似穀树,其叶如桑叶。用其叶作酱酢,美, 蜀 人以为珍味。’” 司马贞 索隐引 刘德 曰:“蒟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又曰:“蒟,缘树而生,非木也。今 蜀 土家出蒟,实似桑椹,味辛似薑,不酢。”《汉书·西域传赞》:“睹犀布、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 牂柯 、 越嶲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蒟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枸酱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发酵调味品,其名称由“枸”与“酱”二字构成。《汉语大词典》记载,“枸”指代蒌叶(学名:Piper betle),属胡椒科藤本植物,果实可制酱;“酱”则指经过盐渍发酵的食品形态。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有“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表明此物产自蜀地,并作为贸易品流通至夜郎地区。

从制作工艺考据,晋代《华阳国志》载其“以蒟子为酱”,蒟即蒌叶果实,需经捣碎、发酵等工序制成。唐代《通典》补充记载“味辛香”,说明其具有辛辣风味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太平御览》卷九七一引《南中八郡志》提到“枸酱色如黍米”,佐证其成品呈颗粒状外观特征。

在饮食文化层面,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上林赋》将“枸酱”与“芍药之酱”并列为宫廷珍馐,印证其作为古代高级调味品的地位。清代学者李调元在《卍斋琐录》中考证:“今之蒌叶即古之枸”,揭示植物名称的历史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枸酱”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调味品或酿造物,其含义和背景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读音与字形
    正确读音为jǔ jiàng(而非“gǒu jiàng”)。其中“枸”指代特定植物,“酱”表示发酵或腌制而成的食品。

  2. 原料与用途
    主流说法认为,枸酱是用蒌叶果实(或拐枣,即构树果实聚花果)制成的酱料,味辛或酸甜,常用于调味或作为饮品原料。

二、历史文献记载

三、争议与混淆

  1. 名称异写
    “枸酱”在古籍中也写作“蒟酱”,两者实为同一事物,均指蒌叶果实制作的酱料。
  2. 原料分歧
    部分记载提到原料为蒌叶(胡椒科植物),而现代研究或地方传统中可能用拐枣(鼠李科植物)酿造,可能与地域或时代差异有关。

四、其他延伸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本草纲目》等古籍原文,或结合地方饮食文化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八边形白报白帜板角冰消雪释玻瓈超邈持螯把酒冲坚毁锐春牛图夫娘贡茶沟通孤檠合厝輷然画箭患至呼天呼吼婚帖俭府胶淤结风浚缮蜡花劳方雷文陵愤柳翣立项龙位躘踵嫚词媢怨猛戾縻漫默照木球使者牌风频日强作解人迁贿栖谷钦奉诎折盛筵必散诗句书术丝柳诉理泰厉同位素退约顽顔婉奕文禽务成无懈可击逍遥自得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