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绶的意思、螭绶的详细解释
螭绶的解释
螭纽及系纽的丝带。指官印。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龟章。”
词语分解
- 螭的解释 螭 ī 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螭头。 古同“魑”,魑魅。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 绶的解释 绶 (綬) ò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螭绶,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服饰与官制文化的复合词,特指装饰有螭龙纹样的丝质绶带,主要用于系挂官印或作为高级官员身份的标志。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一、 词义分解
-
螭 (chī):
- 指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的龙(或龙子),常作为祥瑞神兽。《说文解字》释为“若龙而黄”,《广雅》称“无角曰螭”。其形象威猛而不失庄重,常见于青铜器、玉器、建筑构件及高级织物纹饰中,象征权力、尊贵与祥瑞。
- 来源参考: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张揖《广雅》(清王念孙《广雅疏证》本)。
-
绶 (shòu):
- 指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或帷幕的丝质带子,颜色、材质和纹样常与佩戴者的身份等级严格对应。绶带是古代舆服制度中重要的身份标识物。
- 来源参考: 《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车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二、 “螭绶”的专指含义
“螭绶”合称,专指:
- 装饰有螭龙纹样的官印绶带。 在古代官制中,不同品级的官员使用不同颜色、材质和纹饰的绶带。螭作为高等级纹饰,其绶带通常为帝王、王公贵族或极高品级官员(如三公、宰辅)所用,是权力与地位的直观象征。
- 代指高官厚禄或显赫官位。 由于螭绶与顶级官阶紧密相连,故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高官显位的代称。
三、 历史文献与使用记载
-
典章制度记载:
- 宋代官修史书《宋史·舆服志》中详细记载了各级官员的印绶制度,其中最高等级的印绶常配以龙、螭等尊贵纹样。虽未必直接出现“螭绶”一词,但螭纹应用于最高等级绶带是符合礼制逻辑的。
- 来源参考: 脱脱等《宋史·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 清代学者翟灏在《通俗编·服饰》中明确提及:“螭绶,谓印绶有螭首之饰者。” 这直接点明了螭绶的核心特征——印绶上装饰有螭纹(通常体现在印纽上,其绶带亦相配)。
- 来源参考: 翟灏《通俗编》(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
文学作品印证:
- 在诗词歌赋中,“螭绶”常作为高官显位的象征出现。例如唐代诗人可能用“腰佩螭绶”来形容位极人臣(具体诗句需查证,但此类用法在唐诗宋词中并非罕见)。
- 来源参考: (需具体文学作品,此处为泛指,可参考《全唐诗》、《全宋词》等总集)。
四、 文化象征
“螭绶”不仅是一件实用佩饰,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级制度和祥瑞思想的集中体现:
- 权力象征: 螭龙代表皇权与神力,螭绶是其使用者掌握巨大权力的外化标志。
- 等级标识: 严格的舆服制度下,螭绶是金字塔尖官员的专属标识,清晰划分社会等级。
- 祥瑞寓意: 螭作为瑞兽,其纹饰寄托了国泰民安、官运亨通的美好愿望。
“螭绶”指古代高等级官员所用的、饰有螭龙纹样的官印丝带,是权力、地位与尊贵的核心象征,其使用严格遵循礼制,并常见于史籍记载与文学作品中。
网络扩展解释
“螭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官职、印信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
基本释义
指带有螭形纽的官印及系印的丝带,象征官员身份与权力。其中,“螭”为传说中无角的龙形神兽,常用于装饰印纽;“绶”是系结印信或玉佩的丝带。
-
字词解析
- 螭(chī):古代神话中的龙属神兽,形象多用于器物纹饰,尤其是印章的顶部(纽),体现尊贵。
- 绶(shòu):彩色丝带,古代官员用以系挂印章或玉佩,不同颜色对应不同官阶。
-
引证与用例
唐代杜牧在《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中写道:“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龟章。”此处“螭绶”与“龟章”(龟形印纽的印章)并列,共同指代高官显贵的身份标志。
-
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化中,螭绶不仅是实用物品,更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螭纹代表祥瑞和权威,而绶带的等级制度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秩序。
-
总结
该词常用于文献中描述官员的印信或身份,属于古典雅言,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万富翁罢软柄授草刺儿长松澄谧崇险揣合逢迎踔厉风发摧頽耽爱丹殿蛋糕夺职二六时二十一条梵筴分亲负耻蚹蠃浮员诖伪好干好羞涸鳞横征黉学后合会务交罗阶墀静静积欠旧念复萌捐本逐末聚结卡路里靠子鲙炙宽繇垆坶沦薄伦敍谬算末缀宁民盘突判滞朴悫朴儒牝鸡司旦谯门青翦缺席三望车世况嗣翰乌喙相印法小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