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朔的意思、度朔的詳細解釋
度朔的解釋
古代傳說東海中的山名。 漢 王充 《論衡·亂龍》:“上古之人,有 神荼 、 鬱壘 者,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居 東海 度朔山 上,立桃樹下,簡閲百鬼。” 晉 傅玄 《桃賦》:“望海島而慷慨兮,懷 度朔 之靈山。” 明 劉基 《蔣山寺十月桃花》詩:“ 度朔 煙霞違夢想, 武陵 雲水怨歸來。”
詞語分解
- 度的解釋 度 ù 計算長短的器具或單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事物所達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風度。 分角的單位,一圓周角分為度:角度。 依照計算的一定标準劃分的單位:溫度。濕度。經度。緯度。濃度。 電能的單位,
- 朔的解釋 朔 ò 農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從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帶)。朔氣。朔土。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度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作為神話傳說中的山名
-
基本含義
“度朔”指古代傳說中東海的一座山,又稱“度朔山”。據《論衡·亂龍》等文獻記載,這座山與神荼、郁壘兩位門神相關,他們在此處桃樹下執掌百鬼。
-
文化背景
在道教神話中,度朔山所在區域被視為幽冥之地(如酆都),與酆都大帝、五方鬼帝等信仰相關。古詩文中常以此山象征仙境或神秘之境,如傅玄《桃賦》提及“懷度朔之靈山”,劉基詩中亦有“度朔煙霞違夢想”等描述。
二、作為成語的引申義
-
基本含義
讀音同為“dù shuò”,意為“衡量事物準确無誤”,源于中國古代度量衡制度,強調客觀公正的評估。
-
使用場景
多用于讨論考核、評分的公正性,例如考試閱卷、績效評估等需嚴謹衡量的場合。
補充說明
- 發音争議:部分資料将“朔”注音為“shuò”,但實際使用中需結合具體含義及語境判斷。
- 權威性差異:山名解釋多見于高權威文獻(如《論衡》),而成語用法多見于現代詞典釋義,可能存在釋義演化現象。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學術文獻時優先參考第一種解釋,日常用語中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度朔(dù shuò)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拆分部首分别是“廣”和“示”,具體的筆畫是6畫。這個詞主要是用來形容月亮在一年中某個特定的時間點上升的方位。
據考證,度朔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月令》一書中,用來描述太陽在黃道上升到冬至點的情況。由于冬至點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白天最短的時刻,因此度朔的含義逐漸演變為冬至前後的時間。
在繁體字中,度朔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部分字形會稍有差異。古代漢字寫法也有一些變異,但整體上和現代簡體字相似。
以下是一些使用度朔的例句:
1. 冬至過後,白天的長度逐漸增加,度朔也就轉移至北方了。
2. 民間有“過大寒”,是指度朔期間人們慶祝冬至的活動。
3. 據曆史記載,古代皇帝會在度朔之際舉行大規模的祭祀儀式。
關于度朔的組詞,有一些相關的詞彙如“度日”、“朔望”,它們和度朔的意義相近。
至于度朔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在描述月亮升起方位的意義上,并沒有嚴格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這個詞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