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铎舌的意思、铎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铎舌的解释

铃铎当中的悬垂物,其状如舌。摇荡时击铃作声。用木或金属小丸制成。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乾清宫 大殿藻井内,所悬圆镜,东西南北震动不定,如鐸舌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铎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1. 基本含义
    铎舌指铃铎(古代乐器或响器)中的悬垂物,形状像舌头,通过摇荡撞击铃身发声。通常由木或金属制成,是铎的核心发声部件。

  2. 历史引证
    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中描述:“乾清宫大殿藻井内,所悬圆镜,东西南北震动不定,如鐸舌焉。”此处用铎舌的震动特性比喻镜子的晃动状态。

  3. 网络与词典解释
    部分资料将其定义为“铃舌”,强调其作为古代乐器部件的功能,并指出该词属于汉语传统词汇,现代使用较少。

  4. 可能的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个别来源提到“铎舌”可比喻人说话声音洪亮如铎声,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

铎舌主要指古代铃铎的舌状发声部件,其物理结构和功能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而比喻义缺乏广泛依据。如需深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铎舌,是一个汉字词语,原意为敲钟的舌状物,现多用来形容声音响亮、激动人心的情景或语言。下面给出一些关于铎舌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铎舌的部首是金,笔画数为14。 来源:铎舌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律曆志下》中,形容大钟敲响之后,声音轰轰烈烈,回响不绝。 繁体:铎舌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代书法的变化,铎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法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但基本上保持了舌状物和钟的形态。 例句:1. 战胜困难后,他的演讲像铎舌一样激动人心。 2. 她的歌声如同铎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组词:钟铎、铃铎、铎声、铎鸣等。 近义词:高亢、洪亮、响亮。 反义词:低沉、柔和、细微。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