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铎舌的意思、铎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铎舌的解释

铃铎当中的悬垂物,其状如舌。摇荡时击铃作声。用木或金属小丸制成。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乾清宫 大殿藻井内,所悬圆镜,东西南北震动不定,如鐸舌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铎舌是中国古代乐器“铎”的核心发声部件,又称“铎簧”,指悬挂于铎腔内部的金属舌片。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结构

铎舌是铎体内悬挂的金属薄片(多为铜制),通过外力摇动铎身,使舌片撞击铎腔内壁而发声。《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铎舌,铃铎中之悬舌也。摇之则击铎作声。” 其形制通常呈扁平条状,上端固定于铎顶内部,下端可自由摆动,是铎作为响器的关键组件。

二、功能与文化象征

  1. 发声原理

    铎舌的物理碰撞产生清脆声响,古代用于军阵传令、祭祀奏乐及宣政教化。《周礼·地官》载“以木铎徇于路”,郑玄注:“木铎,木舌也。金铎,金舌也。” 不同材质(金、木、铜)的铎舌象征不同用途,如金铎舌示军事,木铎舌示文教。

  2. 礼制与权力符号

    铎舌的声响具有权威性。《说文解字》释“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 其声音通过舌片震动传递指令,成为古代社会秩序与礼仪制度的物质载体。

三、语言衍伸与文献例证

“舌”字在此引申为“发声之器”,与“铃舌”“磬舌”构词逻辑一致。清代学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考据:“铎,铃也……其舌悬于内。” 这一用法在《诗经》《礼记》等典籍中均有印证,体现汉语词义的形象性特征。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44771.
  2.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周礼注疏》. 中华书局, 2014. ISBN 9787101105730.
  3. [汉]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ISBN 9787532503887.
  4. [清]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中华书局, 1984. ISBN 9787101003166.

网络扩展解释

“铎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1. 基本含义
    铎舌指铃铎(古代乐器或响器)中的悬垂物,形状像舌头,通过摇荡撞击铃身发声。通常由木或金属制成,是铎的核心发声部件。

  2. 历史引证
    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中描述:“乾清宫大殿藻井内,所悬圆镜,东西南北震动不定,如鐸舌焉。”此处用铎舌的震动特性比喻镜子的晃动状态。

  3. 网络与词典解释
    部分资料将其定义为“铃舌”,强调其作为古代乐器部件的功能,并指出该词属于汉语传统词汇,现代使用较少。

  4. 可能的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个别来源提到“铎舌”可比喻人说话声音洪亮如铎声,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

铎舌主要指古代铃铎的舌状发声部件,其物理结构和功能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而比喻义缺乏广泛依据。如需深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怆备价奔牛坝别思笔扫千军赑屃不犯不许操神曹掾册拜昌阜唱造差配螭角翅楞楞除宫吹网欲满导首彫虫篆刻谍谍冬储动定对外关系方伞放脱跟兔猴儿崽子皇帝行宝幵零贱弱交洽肌腠羁维考盘刻晷裈袴凛慄犂然沤点俳丽旁瞻倾耳而听青箭劝慰三荒五月骚人墨客射击场深奸巨猾十日饮霜矛殊藩涚齐殊指铁矿石庭炬温源谷无奇不有项髻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