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墙上泥皮的意思、墙上泥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墙上泥皮的解释

(1).谓微贱的附着物。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媳妇儿是墙上泥皮。”

(2).以喻妾。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墙上泥皮。”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二折:“你可休覷的微贱看的容易,莫把这堂中珍寳,你可休看承做墙上泥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墙上泥皮”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基本含义
    比喻人或事物毫无实际作用,仅作为表面装饰或占据位置而存在。原指附着在墙上的泥土,虽看似存在感强,但易剥落且无实用价值。例如,可用来批评虚占职位却不作为的人,或形容缺乏实效的计划。

  2. 延伸比喻
    在元曲等古典文学中,该词常暗指“妾”或身份低微的依附者。如元·郑廷玉《楚昭公》中“休猜作墙上泥皮”,即以糟糠之妻与“泥皮”之妾对比,强调后者地位卑微。

  3. 用法特点

    • 结构:偏正式成语,古代用法,含贬义。
    • 语法:多作宾语或定语,如“媳妇儿是墙上泥皮”(元·《神奴儿》),突显附属物的次要性。
  4. 文化背景
    源自元代社会对阶层和身份的隐喻,通过“泥皮”易脱落、无根基的特性,反映对无实质贡献者的批判,亦隐含封建家庭中妾室的边缘地位。

若需深入了解,可参考《楚昭公》《神奴儿》等元杂剧原文,或查阅权威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墙上泥皮

墙上泥皮是一个广东方言词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顽皮、调皮捣蛋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墙上泥皮可以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笔画:

来源

墙上泥皮的来源目前尚不确定,但据说它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墙上泥皮源自于白话文“顽皮捣蛋”。广东方言中的“坏皮蛋(顽皮捣蛋)”音译成“泥皮蛋”,再简化为“泥皮”。

第二种解释是墙上泥皮最早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爬到墙上玩耍的样子,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顽皮的意思。

繁体

墙上泥皮的繁体字为「牆上泥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墙上泥皮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牆上泥皮」。

例句

他真是个墙上泥皮,整天不安份,总是闯祸。

组词

墙上泥皮没有明确的组词,但可以结合其他词语来描述类似的特征,比如墙上乖皮、调皮捣蛋等。

近义词

墙上泥皮的近义词有调皮捣蛋、顽皮、淘气等。

反义词

墙上泥皮的反义词可以是守规矩、懂事、乖巧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