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义的意思、二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义的解释

(1).犹言次等、二流。 明 李贽 《杂说》:“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2).指另外的意义。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凡双声叠韵之字,皆无二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义"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解释特征的词汇概念,其核心内涵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同一语言单位在特定语境下可被理解的两种不同含义。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该词强调"同一表达形式承载两种有效解释"的语言现象(商务印书馆,2016,p.345)。例如古代汉语的"易服"既可解作"更换服装",亦可指"改穿囚衣"。

  2. 语言学特征 在语义学框架中,该现象区别于单纯的多义词,特指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同时成立的两种解释。《语言学百科辞典》将其定义为"未分化歧义的典型形态",强调语境对语义的双向支撑作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p.112)。

  3. 哲学引申 传统训诂学延伸出"二义相生"的阐释原则,《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批注提及:"凡字有二义相因而生者,当兼存其说",主张保留语义的辩证性(中华书局影印本,1988,卷三)。

  4. 应用范畴 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法律文书、诗歌鉴赏等领域,《法律语言逻辑》指出:"立法条款须规避二义性表述,确保司法解读唯一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p.78),而文学创作则常借该特性营造特殊表达效果。

网络扩展解释

“二义”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次等、二流
    指事物或人的水平、层次处于次要地位。例如明代李贽在《杂说》中提到“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即认为画工技艺虽好,但仍属次等。这一用法在文学评论中常见,强调与“第一义”(最高境界)的对比。

  2. 另外的意义
    指词语或概念在特定语境下衍生出的其他含义。例如清代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指出“凡双声叠韵之字,皆无二义”,说明某些字词在音韵规则下仅有一种解释。


二、扩展与用例


三、总结

“二义”的两种核心含义均围绕“次要性”和“多义性”展开,具体需结合语境判断。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古书疑义举例》《杂说》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忍聱叟不抟谗孽产羊承构储存悴槁点将録调中兜囊亸避防牌纷难幅辏符祥附着盖泉歌楼刮毛龟背规拂过不去间杂僥乱急流勇退禁的近火先焦金石可开绝裙而去聚精凝神客民狼多肉少老巢帘试厉揭吕太后的筵宴没事找事木夹弄痴人驽箭离弦朴洁平陷僻拗溥洽青琐客齐驱并骤身法生油设行石齿食莽铜壶滴漏退匿外家枉矢弱弓亡徒五情呜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