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有些石桥的拱形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拱的弧矢和跨度相比要小的多,这样的拱称“平拱”。 茅以升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我国石拱,一般都是半圆形,如 卢沟桥 ,但这个桥( 赵州桥 )的拱形却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因而拱顶在拱脚水平线上的高度,不是圆的半径,而是大大小于半径,这个高度叫做‘弧矢’。如按这桥拱形的圆弧说,圆的半径应当是27.7米,但因只用了一个弧,拱的弧矢就只有7.23米,和拱的跨度相比,约五分之一,这样的拱,叫做‘平拱’。”
“平拱”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桥梁建筑术语(主要含义)
指我国传统石桥中的一种拱形结构,其特点为:
成语引申义(次要含义)
少数资料提到“平拱”可比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两手平放胸前呈拱形。但此用法在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地域性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
备注:在建筑领域,“平拱”是专业术语,以赵州桥为典型代表;而作为成语的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建议优先采用桥梁工程领域的定义。
《平拱》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行走时保持平衡的姿势。它有时也被用来形容人走路时举起双手,以平衡身体的动作。
《平拱》这个词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平”和“拱”。其中,“平”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由5个笔画组成,部首是“干”;而“拱”是上下结构的字,由7个笔画组成,部首是“手”。
《平拱》的来源不太明确,它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书写形式为「平」和「拱」。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变化。《平拱》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稍有不同。具体的写法需要参考古代文字材料。
1. 他走路稳如平拱,一步都不踏空。
2. 她手里拿着托盘,稳稳地将杯子平拱地送到客人面前。
1. 平稳:保持平衡且稳定的状态。
2. 平衡:各方面保持均衡,不偏倚。
3. 拱手:双手放在胸前的动作,表示彬彬有礼。
1. 平衡
2. 稳定
3. 平稳
1. 倾斜
2. 不稳
3. 失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