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皮毛的意思、皮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皮毛的解释

(1) [fur]∶带毛兽皮的总称

貂皮是贵重的皮毛

(2) [skin and hair]∶体表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

(3) [superficial knowledge]∶比喻表面的知识

略知皮毛

详细解释

(1).禽兽的皮和毛的总称。《周礼·天官·兽人》:“凡兽入於腊人,皮毛筋角,入於玉府。”《后汉书·鲜卑传》:“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为名裘。”

(2).引申指皮裘。《庄子·让王》:“冬日衣皮毛。”

(3).人的皮肤和毛发。泛指人体的浅表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 明 唐顺之 《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

(4).比喻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多指学识。 宋 叶适 《王氏读书堂》诗:“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麤。”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 韩 柳 门户,而先扫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轻 温 李 。” 清 陈天华 《警世钟》:“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纔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皮毛"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一、基础释义

"皮毛"在汉语中为名词,具有双重含义:

  1. 字面义:指带毛的兽皮,泛指动物的表皮与毛发。

    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禽兽的皮和毛"

  2. 比喻义:比喻表面的、肤浅的知识或技能,与"精髓""本质"相对。

    例:《汉语大词典》标注其引申义为"比喻表面的、浅薄的东西"

二、中医专业释义

在中医理论中,"皮毛"是生理术语,指人体体表的皮肤与毫毛,为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与肺脏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大辞典》(第二版) 定义:"皮毛,皮肤和附属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肺合皮毛,皮毛赖肺所输布的卫气温养。"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其宣发功能可将卫气输布至体表,维持毛孔开阖与体温调节("肺主皮毛")。外邪入侵时,皮毛为最早受病部位,如风寒感冒初期的恶寒症状即属"邪犯皮毛"。

三、字源与文化溯源

  1. 单字本义:
    • 皮:《说文解字》释为"剥取兽革者",本义指剥下的兽皮。
    • 毛:《说文》注"眉发之属及兽毛也",泛指动植物表皮生长的丝状物。
  2. 合成词演变:

    "皮毛"最早见于《周礼·天官》,记载兽人职能"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皮革毛羽"。后经词义泛化,衍生出"表面知识"的比喻用法,如清代《儿女英雄传》中"不过皮毛"即指浅薄之学。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3. 李经纬 等. 《中医大辞典》(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影印本).
  5. 《周礼注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皮毛”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兽皮与毛发的总称
    指带毛的禽兽表皮,常用于制作御寒衣物或装饰品。例如《周礼》提到“皮毛筋角入於玉府”,而《后汉书》描述貂类皮毛的柔软特性。

  2. 人体浅表部分
    中医理论中,皮毛对应人体表层,如《黄帝内经》称“皮毛者,肺之合也”,指皮肤与毛发共同构成抵御外邪的屏障。

二、比喻意义

  1. 表面或肤浅的知识
    形容对事物仅了解外在形式,未触及核心。例如“略知皮毛”表示一知半解,清代小说《文明小史》中“皮毛上的议论”也强调浅层讨论。

  2. 非本质的现象
    用于批评仅关注表象而忽视内在的行为,如宋代谢枋得诗句“勿逐皮毛麤”。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四、词源与发展

“皮毛”最早见于《周礼》,原指兽类资源;后经《庄子》引申为衣物材料(“冬日衣皮毛”),并逐渐衍生出比喻义。明清时期,其“表面知识”的用法在文献中广泛出现,如《警世钟》批评“皮毛新政”。


该词兼具具体与抽象含义,既描述动物表皮与人体表层,也借指浅层认知,需结合语境理解。更多例句可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黯恶霸川报喏保质彪形大汉鬓鬒波谷重弹出新达老酖杀倒吊顶替东军东山再起独奏恩爱夫妻耳掴子贰味风承奋鬣桂楫国戒頮濯火车头夹击蹇躄交萦记乘借镜观形禁文禁销得巨帙筐箧中物枯荣李官沦昧马扎子脑门心子蹑蹺檐簦薿薿贫微潜德隐行铅红前溲阙短染指瑞鹧鸪乳梨如使衰黄顺访丝絃私蓄题号土疆蓊翳狭束遐心醯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