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霹雳木的意思、霹雳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霹雳木的解释

被雷击毁的树木。《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后兄太子少保 守一 ,以后无子,使僧 明悟 为后祭南北斗,剖霹靂木。” 胡三省 注:“霹靂木者,霹靂所震之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震烧木》:“霹靂木,此雷所击之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霹雳木,又称“雷击木”或“雷劈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字面本义: 指被雷电击中过的树木或树木的残骸部分。雷电巨大的能量常导致树干开裂、烧焦甚至劈断,形成形态奇特的木料。这是该词最基础、最直接的指代对象。例如古籍中记载:“霹雳木,即雷所震之木也。”(来源:古代文献中对自然现象的普遍描述,可参考《本草纲目》等涉及物产记录的典籍)。

  2. 引申义与民俗信仰: 在传统民俗和道教文化中,被雷电击中过的树木被认为蕴含了天雷的至阳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辟邪、镇煞、驱鬼的灵力。因此,“霹雳木”常特指被赋予这种宗教或巫术意义的雷击木料。

    • 辟邪法器: 古人相信佩戴霹雳木制作的饰品(如木片、木符、木剑)或将其置于家中,可以抵御邪祟、消除灾祸、保佑平安。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就有关于利用雷击枣木制作法印的记载(来源:段成式. 《酉阳杂俎》)。
    • 道教法器材料: 在道教法术中,尤其是雷法,霹雳木(特别是特定树种如枣木、桃木被雷击后)被视为制作法印、令牌、符箓等法器的上乘材料,认为能沟通雷霆之力,增强法术威力(来源:道教经典及法术文献,如《道法会元》等,相关研究可参考道教学术著作)。
    • 药用价值(古书记载): 部分古代医书(如《本草纲目》)曾记载雷击木或其炭(称为“霹雳屑”)入药,认为其具有治疗某些疾病(如惊痫、邪气)的功效,但这更多是基于“厌胜”或象征意义,现代医学已不采用(来源:李时珍. 《本草纲目》)。

“霹雳木”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被雷电击中的树木。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其物理形态的损毁,更在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中被赋予了驱邪避灾、沟通神力的象征意义和实用价值,常作为具有灵力的物质用于制作护身符或宗教法器。

网络扩展解释

“霹雳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以下为详细解析:

  1. 基本词义
    指被雷电击毁的树木,属于具体物象描述。例如《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时期“剖霹雳木,书天地字”,即指被雷击后的木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提到“霹雳木”为雷击木,具有药用记载。

  2. 比喻与引申
    在成语用法中,可形容声音极其响亮或气势宏大,如“雷霆万钧”之意(如的比喻义)。此用法强调雷击木所象征的震撼力,常见于文学修辞。

  3. 历史与文化背景
    古代文献中,霹雳木被认为有特殊寓意。例如唐代曾将霹雳木用于祈福仪式,认为其蕴含天地之力;明代医书则记载其入药用途,可能与雷电带来的自然能量相关。

  4.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领域,日常口语较少使用。需注意区分其本义(雷击木)与比喻义(声音/气势)的具体语境。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药用记载,可参考《资治通鉴》《本草纲目》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芭黎宝泓畚斸避就财经仓储骋夸窜犯翠帘待刚黨首烦缛枫丹白露凤媒风调雨顺藁秸歌谣公财勾刀勾三搭四瓜蒂顾虑重重黑海黑窣窣还淳反素僥极精一进退唯谷九重关拘系开慰口谭口子廉顺笼致沦斁买卖公平马缨梅酱名唱内蕴逆斥浓淡沤朴牌长器鉴清商乐清事七停八当趋权附势折俎市贾石灰水水屏四气问知物力无絃琴闲畅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