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品第的意思、品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品第的解释

[rank] 指门第、等级

详细解释

(1).谓评定并分列次第。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诸英志録,并义在文,曾无品第。”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讨论》:“著作郎 孔至 ,二十传儒学,撰百家类例,品第海内族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频》:“ 频 不惮走千里,丐其( 姚合 )品第, 合 见大加奬挹。” 清 朱芳霭 《瑶华·茶花》词:“閒把芳姿品第,有寒菊孤梅,堪并高洁。”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于是再要给以一定的评价,这就是所谓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评了。”

(2).门第;等级。《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今臺府局吏、直卫武官及僕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臧获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龟蒙 ﹞嗜茶,置园 顾渚山 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 阶州 产石,品第不一。” ********* 《留别隆儿》诗:“莫向杏坛题品第,本来 小杜 是诗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品第”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度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评定等级来区分事物的优劣高下。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品”本义为辨别众物,“第”指次第顺序,组合后构成“评定等级次序”的复合概念。

该词最早见于魏晋时期人物品评风潮,如《世说新语·品藻》载:“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望”,记录了当时对名士的九品分级制度。在艺术领域,《古画品录》将画家分为六等,开创了“以品论艺”的传统。

现代汉语中,“品第”保留了两层语义:一为动词性用法,指评定等级的过程,如《文心雕龙》所言“品列成文”;二为名词性用法,指被评定的等级位次,如《历代名画记》中“立三品九等之目”。语言学研究表明,该词的语义场涵盖质量评估级划分、价值定位三重维度(《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品第”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既可作为动词表示评定等级,也可作为名词指代等级或门第。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动词用法:指根据优劣评定事物的等级或次第。

    • 示例:钟嵘《诗品》中“曾无品第”即指对文学作品未进行等级划分;唐代孔至曾“品第海内族姓”,即对家族门第进行排序。
  2. 名词用法:表示事物的等级、地位或门第。

    • 示例:《晋书》提到“无乡邑品第”,指某些人缺乏社会地位的认定;现代也用于描述商品的等级划分,如“芳姿品第”。

二、历史与文学背景

三、现代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扩展

总结来看,“品第”兼具动作与结果的双重语义,广泛用于历史、文学及日常生活,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騃儿稗官白章扁然濒危物种查问成戒骋迈村郎灯球镫杖戹困迩陜府官搆募馆丈旱虐和尚菜怀耻画心纸楛矢夹剪煎夫降顺解讐凈扫堇泥金水桥计穷途拙开门钱筷笼子宽话聆音礼治乱逆乱首母氏盘缘漂然品緑乾都清软青使勤民婼羌深赡拭泪俗父素蘂炭棒頽堕讬肺附畏胁文竿文绉绉屋兽香罽腺细胞潇森西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