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音的意思、聆音的详细解释
聆音的解释
闻声。《文选·潘岳<射雉赋>》:“彼聆音而逕进,忽交距以接壤。” 徐爰 注:“彼野雉闻媒声,便逕来鬪。” 晋 陆云 《赠顾彦先》诗之五:“瞻仪情感,聆音心悲。” 晋 陶潜 《自祭文》:“候颜已冥,聆音愈汉。”
词语分解
- 聆的解释 聆 í 听:聆听。聆取。聆教(刼 )。 笔画数:; 部首:耳; 笔顺编号:
- 音的解释 音 ī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 笔画数:; 部首: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聆音”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líng yīn
- 核心含义:指「闻声」,即仔细聆听声音或消息。如《文选·潘岳<射雉赋>》中“彼聆音而逕进”描述野雉听到声音后径直争斗的情景。
二、古籍出处与扩展
- 古典文学
晋代陆云《赠顾彦先》用“聆音心悲”表达闻声生情,陶潜《自祭文》以“聆音愈汉”暗含对声音的深刻感知。
- 功能延伸
在《射雉赋》徐爰注中,“聆音”被解释为通过声音判断行动,后衍生出「察理」之义,如现代造句“做官的人讲究聆音察理”,指通过聆听分析事理。
三、现代应用与寓意
- 姓名学:作为名字时,“聆”象征仔细倾听,“音”代表声律或信息,整体寓意明智聪慧、善解人意。
- 实用场景:可用于形容敏锐的洞察力,例如“善聆音者能辨真伪”。
四、关联概念
- 近义词:倾听、辨声、察言。
- 反义词:充耳不闻、漠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文选》及晋代诗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聆音
聆音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耳”和“令”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聆字的左边是“耳”部,右边是“令”部。它一共有12个笔画。
来源:聆音是一个古代汉字,形成于秦汉时期,推测源自于《尚书·泰誓》篇。在古代文献中,聆音通常意味着倾听、聆听,形容倾听音乐、声音。
繁体:聆音的繁体字是「聆聲」。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聆音的写法稍有变化。有些文献中将“耳”部分写作“耳目”,表示视听之能,有时候也使用类似于「耳」的形状表现出听力的意义。
例句:他在大厅里聆音,专心地倾听演奏家的音乐。
组词:聆听、聆赏、聆听者、聆辩。
近义词:倾听、听取、听见、听觉。
反义词:忽略、无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