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第的意思、品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第的解釋

[rank] 指門第、等級

詳細解釋

(1).謂評定并分列次第。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論》:“諸英志録,并義在文,曾無品第。”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讨論》:“著作郎 孔至 ,二十傳儒學,撰百家類例,品第海内族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頻》:“ 頻 不憚走千裡,丐其( 姚合 )品第, 合 見大加奬挹。” 清 朱芳霭 《瑤華·茶花》詞:“閒把芳姿品第,有寒菊孤梅,堪并高潔。”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一:“于是再要給以一定的評價,這就是所謂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評了。”

(2).門第;等級。《晉書·會稽文孝王道子傳》:“今臺府局吏、直衛武官及僕隸婢兒取母之姓者,本臧獲之徒,無鄉邑品第,皆得命議,用為郡守縣令。”《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 龜蒙 ﹞嗜茶,置園 顧渚山 下,歲取租茶,自判品第。”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九:“ 階州 産石,品第不一。” ********* 《留别隆兒》詩:“莫向杏壇題品第,本來 小杜 是詩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品第”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厚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評定等級來區分事物的優劣高下。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品”本義為辨别衆物,“第”指次第順序,組合後構成“評定等級次序”的複合概念。

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時期人物品評風潮,如《世說新語·品藻》載:“世論溫太真是過江第二流之望”,記錄了當時對名士的九品分級制度。在藝術領域,《古畫品錄》将畫家分為六等,開創了“以品論藝”的傳統。

現代漢語中,“品第”保留了兩層語義:一為動詞性用法,指評定等級的過程,如《文心雕龍》所言“品列成文”;二為名詞性用法,指被評定的等級位次,如《曆代名畫記》中“立三品九等之目”。語言學研究表明,該詞的語義場涵蓋質量評估級劃分、價值定位三重維度(《漢語語義演變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品第”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可作為動詞表示評定等級,也可作為名詞指代等級或門第。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指根據優劣評定事物的等級或次第。

    • 示例:鐘嵘《詩品》中“曾無品第”即指對文學作品未進行等級劃分;唐代孔至曾“品第海内族姓”,即對家族門第進行排序。
  2. 名詞用法:表示事物的等級、地位或門第。

    • 示例:《晉書》提到“無鄉邑品第”,指某些人缺乏社會地位的認定;現代也用于描述商品的等級劃分,如“芳姿品第”。

二、曆史與文學背景

三、現代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擴展

總結來看,“品第”兼具動作與結果的雙重語義,廣泛用于曆史、文學及日常生活,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包産罷休避形采制瞋目張膽除紅捉綠摧志屈道擔遲不擔錯啖齧大宅滴骨親抖簌簌遌顔拂戾撫掌擊節給散光撻撻冠绶海堧荒阙謊喳呼互通奬勸僭元賤直楗柱節志錦苞金彩酒醆擊杖钜萬匡扶困敦拉叉黎苗礫岩沒羞孟享眇邈赧紅虐用女管家旁雪搶修绮錢啓手足悛戢任免三斬十年書試行衰瘦樞垣素舒通今頽放讬巧托人謝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