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第的意思、品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第的解釋

[rank] 指門第、等級

詳細解釋

(1).謂評定并分列次第。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論》:“諸英志録,并義在文,曾無品第。”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讨論》:“著作郎 孔至 ,二十傳儒學,撰百家類例,品第海内族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頻》:“ 頻 不憚走千裡,丐其( 姚合 )品第, 合 見大加奬挹。” 清 朱芳霭 《瑤華·茶花》詞:“閒把芳姿品第,有寒菊孤梅,堪并高潔。”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一:“于是再要給以一定的評價,這就是所謂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評了。”

(2).門第;等級。《晉書·會稽文孝王道子傳》:“今臺府局吏、直衛武官及僕隸婢兒取母之姓者,本臧獲之徒,無鄉邑品第,皆得命議,用為郡守縣令。”《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 龜蒙 ﹞嗜茶,置園 顧渚山 下,歲取租茶,自判品第。”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九:“ 階州 産石,品第不一。” ********* 《留别隆兒》詩:“莫向杏壇題品第,本來 小杜 是詩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品第”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可作為動詞表示評定等級,也可作為名詞指代等級或門第。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指根據優劣評定事物的等級或次第。

    • 示例:鐘嵘《詩品》中“曾無品第”即指對文學作品未進行等級劃分;唐代孔至曾“品第海内族姓”,即對家族門第進行排序。
  2. 名詞用法:表示事物的等級、地位或門第。

    • 示例:《晉書》提到“無鄉邑品第”,指某些人缺乏社會地位的認定;現代也用于描述商品的等級劃分,如“芳姿品第”。

二、曆史與文學背景

三、現代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擴展

總結來看,“品第”兼具動作與結果的雙重語義,廣泛用于曆史、文學及日常生活,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品第的意思

《品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一個人或事物的質量、水平、等級。它可以用來評價一個人的修養、品德,也可以用來評價一個物品的質量、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品第》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立。口表示與嘴有關,立表示站立。它共有11筆。

詞源

《品第》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左傳》等先秦經典中。起初,它的意義是指在宴會上按照禮儀規定的次序排列賓客的座位等級。後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評價人或事物的等級和質量。

繁體字

《品第》的繁體字為「品第」。它的構造與簡體字相同,隻是形态上略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品第》的古漢字寫法是「品第」,其中的「品」字由上部分下部分構成,下面的部分表示嘴巴,上面的部分表示豎直立起的姿勢。而「第」字則由兩個小方塊組成,上面的方塊表示貝殼的形狀,下面的方塊表示立起來的姿勢。

例句

1. 他的品第非常高,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2. 這個産品的品第很差,質量不過關。

組詞

1. 品味 2. 品質 3. 品德

近義詞

1. 品質 2. 品德 3. 質量 4. 檔次

反義詞

1. 卑劣 2. 下等 3. 劣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