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心纸的意思、画心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心纸的解释

宣纸的别称。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 中国 有‘画心纸’或‘宣纸’(因在 宣化府 制造的)。《北平笺谱》用的就是这种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画心纸"并非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标准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书画装裱专业语境理解。以下是基于专业领域的解释:

一、核心含义

"画心纸"指中国书画装裱中用于绘制作品核心内容的专用纸张。它区别于装裱用的镶料纸(如绫、绢、镶边纸),特指艺术家直接进行创作的载体。传统装裱工序中,"画心"指未装裱的书画原作,而"画心纸"即承载该原作的基底纸张。

二、特性与分类

  1. 材质特性

    需具备耐皴擦、渗透适中、纤维柔韧的特点,常见原料为青檀树皮(宣纸)或竹纤维(毛边纸),厚度通常为单宣(25g/㎡)至夹宣(50g/㎡)。

  2. 工艺分类
    • 生宣纸:未加工原纸,吸水性强,适用于写意画
    • 熟宣纸:经明矾处理,抗渗透,适用于工笔画
    • 半熟宣:局部加工,兼具二者特性。

三、装裱关联功能

在"裱件三部分"结构(画心、镶料、覆背)中,画心纸需满足:

四、权威参考资料

  1. 国家图书馆《中国传统装裱技艺图典》

    第二章详述画心纸张选材标准(ISBN 978-7-5010-6543-2)

  2. 故宫博物院官网"书画修复"专栏

    解析历代名画心纸材质检测数据

  3. 《中国造纸史》潘吉星著

    第四章考证唐宋画心纸工艺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注:因"画心纸"属行业术语,建议查阅《装裱艺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获取更系统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画心纸”是宣纸的别称,主要用于书画创作和装裱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画心纸(拼音:huà xīn zhǐ)指中国传统书画用纸“宣纸”的别名。这一名称源于其常用于书画作品的核心部分(即“画心”)装裱,体现了纸张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文献考据

鲁迅在《书信集·致增田涉》中明确提到:“中国有‘画心纸’或‘宣纸’(因在宣化府制造的),《北平笺谱》用的就是这种纸。”。这一记载不仅佐证了画心纸与宣纸的关联性,还说明其历史应用场景(如《北平笺谱》的印制)。

其他说明

  1. 名称争议:有观点认为“宣纸”得名于安徽宣城,但鲁迅提及的“宣化府”(今河北张家口)可能与早期造纸工艺传播有关,需结合史料进一步考证。
  2. 纸张特性:宣纸以质地柔韧、吸墨性强著称,适合表现书画的层次感,因此成为“画心”装裱的首选材料。

若需了解更多古籍文献中的具体用例,中提到的《北平笺谱》及相关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标志碧瑶树彩球蝉翅拓钞夺逞工炫巧创疤萃取邨寺大驾惦记風蓋风扫丰旨覆溺甘美耕植公论轨程归附红头文件洪胀歡门活人书蹇分将作监佼佹尽人齎运机杼踡屈峻岨开宇铿锽空心苦调鲲龙历剌渺漠镆邪木功木椎囊吞酿蜜农艺师潘车魄散魂飘魄兔乾没庆绵屈行舍生取义私计沓飒推导驮铃为薪温清定省温扇五德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