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枷带锁的意思、披枷带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枷带锁的解释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飡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只见 李氏 披枷带锁到殿前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有披枷带锁儼然罪人者。”亦作“ 披枷戴锁 ”。《西游记》第六二回:“正行时,忽见有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 刘心武 《没有讲完的课》:“有些家伙正在往我们灵魂上泼脏水,给我们的灵魂披枷戴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披枷带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ī jiā dài suǒ,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指古代罪犯被套上枷锁等刑具,字面形容受刑的状态。后也比喻受到束缚或牵制,失去自由。


详细解析

  1. 词义构成

    • 披:覆盖、背负;枷:古代套在脖子上的木制刑具;带:佩戴;锁:铁链或金属刑具。四字连用,生动描绘了罪犯被刑具束缚的场景。
  2. 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放便。”
    这一场景通过窦娥的悲叹,强化了成语的悲剧色彩和刑具的象征意义。

  3. 用法与结构

    • 语法:联合式结构,作谓语、定语或宾语。
    • 感情色彩:中性,多用于描述受刑或受困的客观状态。
    • 近义词:披枷戴锁(语义完全相同)。
  4. 现代引申
    当代常比喻思想、行动受限制,如:“旧观念如同披枷带锁,阻碍创新。”


例句参考


该成语兼具历史场景的写实性和现代语境的抽象性,既可用于描述古代刑罚,也可引申为对精神、行为束缚的批判。如需更多例句或同源词汇,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披枷带锁的意思

“披枷带锁”是一个成语,意指被束缚限制,没有自由和解脱的状态。形容人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无法自由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披枷带锁”由四个汉字组成:披(扌)+ 枷(木)+ 带(巾)+ 锁(钅/金)。其中,披的部首是扌,笔画为5;枷的部首是木,笔画为8;带的部首是巾,笔画为2;锁的部首可以是钅或金,笔画为9。

来源

“披枷带锁”这个成语最初出自《庄子·外物》一文中:“东门子瑕过于御之,披枷带锁之具。”意为有些人过分使用包袱和束缚的工具控制人。

繁体

繁体字“披枷帶鎖”与简体字写法相同,只是字形有所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有时候字形的变化和现在的写法不完全一样。因此,“披枷带锁”的古代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因追求自由而最终没有被披枷带锁。

2. 那个古老城堡仿佛永远披枷带锁,无一人可以逃出。

组词

1. 披风:指一种披在肩上的外衣。

2. 枷锁:指束缚人的工具。

3. 带领:指引领、引导。

4. 锁链:指由许多环节组成的链子,用于束缚和固定。

近义词

1. 束缚

2. 约束

3. 拘束

反义词

1. 自由

2. 无拘无束

3. 解脱

别人正在浏览...

隘狷标志层竝立不卖帐不知所可裁云翦水草麻肠綫禅河喘欬垂基词无枝叶篡代电逝鼎科断念锻修独舞恶感凤纸分磔辅车相依改换门楣故壤憨健函札宦场黄门北寺画箧蛇化胎贱臣见骥一毛简剩脚古拐晋绅禁条究味牢藉凉声流淌龙羊楼敌马阮媚草磻溪凭按毗沙凄然泪下阙角日旰忘餐羶腻勝因深秘束胁随机汤壶吐图外愚内智纹木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