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承吏的意思、承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承吏的解释

属吏。承,通“ 丞 ”。《管子·问》:“官承吏之无田餼而徒理事者几何人。”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云:“承吏,当作‘丞吏’。”《北史·庾业延传》:“ 鄴 旧有园池,时果初熟,承吏送之,岳不受。” 岳 , 业延 赐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承吏"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需从字源和古代职官制度两方面理解:

一、 字义解析

二、 词汇释义 “承吏”通常指古代官府中具体承办、执行某项事务或文书的低级官吏或差役。其核心职责是承接、办理上级(官员或上级机构)指派的具体任务,尤其是文书传递、案卷处理、具体事务执行等。

三、 历史背景与具体职能

  1. 文书传递与处理: 在文书行政体系中,“承吏”常负责接收、登记、传递、保管官府文书。他们是确保政令上传下达、文书流转顺畅的具体执行者。
  2. 事务承办: 负责执行上级官员交办的具体行政事务,如催征赋税、传达命令、管理仓库、维持地方治安辅助工作等。
  3. 案卷辅助: 在司法或行政审理过程中,“承吏”可能负责整理案卷、记录口供、传递状纸等辅助性工作。
  4. 层级定位: “承吏”属于吏员的范畴,地位低于正式的品官(“官”),是官僚体系中最基层、直接接触具体事务的执行人员。其名称强调了其“承办公务”的职能属性。

四、 使用场景与现代关联 “承吏”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再使用,主要出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官制历史、法制史或阅读古典文献(如判牍、案卷、笔记小说)时。理解该词有助于把握古代行政运作的基层细节。

权威参考来源:

请注意: “承吏”并非一个广泛通用的、有严格品级定义的固定官职名称,其具体所指可能因时代、地域、衙门不同而有差异,更多是描述一类承担具体承办事务的吏员角色。在阅读古籍时需结合具体上下文理解。建议查阅上述权威辞书或相关历史制度研究著作以获取更精确的语境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承吏”是古代官吏名称,属于辅佐类职位,具体解释如下:

  1. 词义解析
    指属吏或佐吏,即协助主官处理事务的下级官吏。该词中的“承”为通假字,通“丞”(辅佐之意),如《管子·问》提到“官承吏之无田饩而徒理事者”。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管子》,并在《北史·庾业延传》中被使用。例如《北史》记载“承吏送时果,岳不受”,描述下级官吏向主官进献时令水果却被拒绝的场景。

  3. 历史背景
    在官僚体系中,“承吏”属于无固定俸禄或土地配给的低级事务官,主要负责执行具体行政工作,如管理园池、文书处理等杂务,类似后世“胥吏”角色。

该词反映了古代官制中层级分工的特点,需结合“承”通“丞”的通假关系理解,其职能与现代的行政助理或基层公务员有一定相似性。

别人正在浏览...

晻曀贝甲播土扬尘乘势承题村径蹴蹋丹麦人倒偃掉皮芳洲飞布鲠气跪礼暠皓红粉鸿筝惠庄驾乘绛帻奸回见御贱卒交举酒肉朋友军容款子溃灭扩大化老婆娘乐棚帘试笼撚隆遇鸾漂凤泊炉情鸣湍磨刀雨跑圆场千劫钱质圻界清标擎受鳅罗泅游其诸三番三列宿沙岛沙麻竹善逝省魁设移时乖运舛疏解天下为笼条上纹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