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牒的意思、簿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牒的解释

簿籍文书。《新唐书·裴遵庆传》:“ 遵庆 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明史·杨鹤传》:“自是簿牒始明,奸弊易核。” 清 曹寅 《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扰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簿牒"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簿”和“牒”两个字组成,均指古代用于书写的简册或文书,常可互训或连用表示文书、册籍的总称。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单字本义与互训关系

    • 簿 (bù):本义指书写用的简册、册籍。《说文解字·竹部》:“簿,手版也。从竹,溥声。”段玉裁注:“按,手版当作笏。…引申凡笏及簿书之偁。”后泛指登记、记录用的册子、文书,如账簿、名册、文书档案等。
    • 牒 (dié):本义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片、竹片,即简札。《说文解字·片部》:“牒,札也。从片,枼声。”段玉裁注:“按,厚者为牍,薄者为牒。”引申指文书、证件、谱系记录等,如通牒、谱牒。
    • 互训:在古代文献中,“簿”与“牒”常可互相解释或通用,均指记录信息的载体或文件。《玉篇·竹部》:“簿,…牒也。”《玉篇·片部》:“牒,…书板曰牒。”可见二者在指代文书册籍时意义相通。
  2. 合成词“簿牒”的含义 “簿牒”作为合成词,其核心含义是泛指各类文书、册籍、档案文件。它强调的是用于记录、登记、证明或存档的文字材料的总称。

    • 泛指文书册籍:指各种官方或私人的记录文件、名册、档案等。例如,记录户籍、赋税、案件、名物等的册子均可称为簿牒。
    • 特指谱牒、家谱:在特定语境下,“簿牒”有时特指记录家族世系、祖先事迹的家谱或族谱(谱牒)。
    • 指代公文、案卷:也可指官府的文件、案卷。
  3. 用法特征

    • 书面语色彩:“簿牒”是一个具有浓厚书面语色彩和古语色彩的词汇,在现代汉语日常交流中使用较少,但在历史、文献、档案、谱牒研究等领域仍可见。
    • 集合概念:它通常作为一个集合名词使用,指一类文书,而非特指某一份文件。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簿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历史文献和字源解析进行详细说明:

1.基本定义

“簿牒”指簿籍文书,即记录事务的册籍或官方文件。其中,“簿”指记录用的册子,“牒”特指官方文书或证件,组合后强调官方性、系统性的记录。

2.历史用例

3.构成解析

4.总结

“簿牒”一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指代需官方核验或存档的文书,兼具记录和管理功能。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可引申为需要严谨处理的档案或文件。如需更深入的字源分析,可参考《说文解字》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主义背灶标领策命昌本重味淡古登市东归法花凤响负薪构堂鲑泡诡诈果蠃扢戏涸溜欢哥讙叫活达江珠监送寄春君金口玉言坎德空解蓝田生玉烂仔量决麟毫帘犂途卵脬硵砂露西亚眠思梦想描花谋宪柅车胚浑偏心轮签兵绮纹奇勋若留三清境扫掩上品少思衰乱腾蹋天琛甜爽天阻投报翫愒无甔石小歌宵警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