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求俊彦"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其含义可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如下详细解释:
旁求俊彦指广泛地寻求、招揽才德出众的贤能之士。
整体强调统治者或组织不拘一格、多方延揽人才的积极姿态。
《尚书》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儒家经典《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意为商王太甲广泛寻求贤才,以开导后世子孙。此处凸显古代明君对人才的重视。
来源:《尚书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汉语大词典》释义
现代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明确解释:"旁求,广求;俊彦,才智杰出之人。指广泛征召贤能之士。"(第10卷,第128页)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
《成语大辞典》补充
强调其应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君主或领导者主动网罗人才,体现"求贤若渴"的政治智慧。
来源:《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8年修订版)
人才观的核心价值
成语反映中国古代"尚贤"思想,如《墨子·尚贤》所言:"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将广泛求贤视为治国安邦的根本。
历史实践案例
周文王访姜尚于渭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等典故,均为"旁求俊彦"的典型体现,彰显人才选拔对政权兴衰的关键作用。
当代语境中,"旁求俊彦"常用于:
“旁求俊彦”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语法功能:
成语结构:
此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的重视,尤其在治国、兴邦等语境中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证或例句扩展,可参考《尚书》原文及历代注释。
迸跳鼻音不识泰山车弊椎心饮泣鉏商打压恶贯祸盈讹火珐琅犯历粪除風法干烈高分子功能材料宫点钩胶灌录哈巴狗慌张慌智欢腾灰心丧气荐草剪纸片夹生肌慄锦泥稽延絶巧鐍围峻宇皲瘃空华枯松两面攻连空梨园戏罗诃麻灰色鸟历牛膝牵诱惬心贵当契勘清霄囚车秋秋翐翐人时镕合三云手刺熟落似有如无庭庑投河奔井武乡试相俦险悍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