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稽延的意思、稽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稽延的解释

[delay] 久留拖延

稽延时日

详细解释

迟延,拖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愿陛下特出臣表,勅大司农府给人工,勿使稽延,以赞时要。”《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比之旧日中书,稽延数倍。”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岁岁稽延,愈久愈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稽延(jī yán)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拖延、耽搁、延误,强调因迟滞或耽搁而导致时间上的延误。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故意或无意地拖延时间,使事情不能按时进行或完成。

例如:“因手续不全,工程进度一再稽延。”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599页。


二、字义拆解

  1. 稽:
    • 本义为停留、延迟(《说文解字》:“稽,留止也”)。
    • 引申为考核、查究(如“稽查”),此处侧重“滞留”义。
  2. 延:
    • 本义为拉长、推迟(《说文解字》:“延,长行也”)。
    • 常见于表示时间后延(如“延期”“延误”)。

      合成词义:因滞留不前而延长时限。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8卷第112页。


三、古典文献出处

该词属书面语,多见于正式文书或历史文本:

《资治通鉴·唐纪》:

“军务稽延,恐失战机。”

(释义:军务拖延,恐贻误作战时机。)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1956年,卷198。


四、用法与语境


五、权威参考扩展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确保学术性与实用性统一。

网络扩展解释

“稽延”是一个书面用语,指拖延、耽误,强调因滞留或耽搁导致时间上的延误。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近义词与反义词


历史与文学用例

  1. 古代文献
    • 《三国志》提到“尚能稽延旦夕”,指通过拖延争取时间。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强调“勿使稽延”,呼吁避免延误重要事务。
  2. 小说应用
    • 《初刻拍案惊奇》中“不敢稽延”描述店主人因敬畏官员身份而不敢耽搁。

现代用法


“稽延”强调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拖延,带有书面化色彩,适用于历史、文学及专业领域。需注意与口语化词汇(如“耽搁”)区分使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百畦半身像本籍编辑部掤扒不事茶房常安綢绵打弯犯尅烦芜丰羞愤青覆审海螯合冻横戟横吏缓颊缄嘿教喻胶州湾积怒旧匹稽酌空难魁元烂襟襟连牍柳叶曲论载臝物冒滥卯时明淑莫春末卷蟠桃饭瓢囊平处贫啬蜣螂转丸歧母钦鸮秋直区区仆仆唦哑社会总供给生腰坐深图远筭提月头白乌投砖土风拓都玩缩菀菀物什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