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求俊彥"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含義可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如下詳細解釋:
旁求俊彥指廣泛地尋求、招攬才德出衆的賢能之士。
整體強調統治者或組織不拘一格、多方延攬人才的積極姿态。
《尚書》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儒家經典《尚書·太甲上》:"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意為商王太甲廣泛尋求賢才,以開導後世子孫。此處凸顯古代明君對人才的重視。
來源:《尚書譯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
《漢語大詞典》釋義
現代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明确解釋:"旁求,廣求;俊彥,才智傑出之人。指廣泛征召賢能之士。"(第10卷,第128頁)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
《成語大辭典》補充
強調其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君主或領導者主動網羅人才,體現"求賢若渴"的政治智慧。
來源:《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8年修訂版)
人才觀的核心價值
成語反映中國古代"尚賢"思想,如《墨子·尚賢》所言:"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将廣泛求賢視為治國安邦的根本。
曆史實踐案例
周文王訪姜尚于渭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等典故,均為"旁求俊彥"的典型體現,彰顯人才選拔對政權興衰的關鍵作用。
當代語境中,"旁求俊彥"常用于:
“旁求俊彥”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語法功能:
成語結構:
此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才的重視,尤其在治國、興邦等語境中強調“德才兼備”的用人标準()。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考證或例句擴展,可參考《尚書》原文及曆代注釋。
慠物百煉鋼抱産愎過逼主長松扯拽鞑夷雕巧雕素鼎娥恩山義海娥妝放良書法座膚皮潦草撫事撫憲覆新副爺郭隗尊和味厚贶會正火坑蹇鄂匠石運金賤斂貴出界畔精慧戢孴繼世脊巍巍拘蔽刻勵枯克李輕車柳岸闾閈貌取門戶之見佞谀鎗然清稗類鈔棋射髯參人熊誓清十月朝宿疾天妃田墌貼邊貼伏頭頰為裘武城禽五雀六燕仙卿蕭規曹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