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案的意思、簿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案的解释

谓官府文书。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簿案”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簿案”指官府文书或公务案卷,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方处理政务时使用的书面记录。例如唐代元结《漫酬贾沔州》诗中的“终日领簿案”,即指官员日常处理文书事务。


二、字义分解

  1. 簿:
    本义为登记事物的册子(如账簿、名册),后引申为公文或案卷。如《史记》中“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即用此义。
  2. 案:
    指官府处理公务的文书或案件记录,如“对簿公堂”中的“案”即指案件卷宗。

三、文献出处

  1. 唐代:
    元结《漫酬贾沔州》诗:“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2. 宋代:
    洪迈《容斋三笔》提到“揩易簿案”,说明当时官府文书的修改现象。

四、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簿案”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仿古语境中,可指代档案管理或公文处理。例如“簿案册一体化监管”等表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朝野佥载》《容斋三笔》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簿案(bó àn)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由“簿”和“案”两个字组成。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字的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以及古时汉字的写法。 “簿”字的部首是“竹”,它包含了10个笔画。这个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简牍时期的记录方式。繁体字“簿”中的竹字旁边多了一个“長”字旁,与简体字略有不同。 “案”字的部首是“木”,它包含了8个笔画。这个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木牍时期,表示记录案件或文件的载体。繁体字“案”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簿案的写法有一些差异。古代簿案常常用竹简、木牍等材料制成,字形也稍有不同。例如,簿字的旧字形是“箔”字,而案字的旧字形是“按”字。 以下是一些关于簿案的例句: 1. 这个簿案记录了所有员工的工资信息。 2. 需要提交的簿案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和申请表格。 除了簿案这个词,还有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登记簿、账簿、案卷、案书 近义词:记录、档案、卷宗 反义词:解案、销案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