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簿案的意思、簿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簿案的解釋

謂官府文書。 唐 元結 《漫酬賈沔州》詩:“未曾弛戈甲,終日領簿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簿案”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簿案”指官府文書或公務案卷,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方處理政務時使用的書面記錄。例如唐代元結《漫酬賈沔州》詩中的“終日領簿案”,即指官員日常處理文書事務。


二、字義分解

  1. 簿:
    本義為登記事物的冊子(如賬簿、名冊),後引申為公文或案卷。如《史記》中“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即用此義。
  2. 案:
    指官府處理公務的文書或案件記錄,如“對簿公堂”中的“案”即指案件卷宗。

三、文獻出處

  1. 唐代:
    元結《漫酬賈沔州》詩:“未曾弛戈甲,終日領簿案”。
  2. 宋代:
    洪邁《容齋三筆》提到“揩易簿案”,說明當時官府文書的修改現象。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簿案”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中,可指代檔案管理或公文處理。例如“簿案冊一體化監管”等表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朝野佥載》《容齋三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簿案(bó à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由“簿”和“案”兩個字組成。下面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以及古時漢字的寫法。 “簿”字的部首是“竹”,它包含了10個筆畫。這個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簡牍時期的記錄方式。繁體字“簿”中的竹字旁邊多了一個“長”字旁,與簡體字略有不同。 “案”字的部首是“木”,它包含了8個筆畫。這個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木牍時期,表示記錄案件或文件的載體。繁體字“案”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簿案的寫法有一些差異。古代簿案常常用竹簡、木牍等材料制成,字形也稍有不同。例如,簿字的舊字形是“箔”字,而案字的舊字形是“按”字。 以下是一些關于簿案的例句: 1. 這個簿案記錄了所有員工的工資信息。 2. 需要提交的簿案材料包括身份證明和申請表格。 除了簿案這個詞,還有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登記簿、賬簿、案卷、案書 近義詞:記錄、檔案、卷宗 反義詞:解案、銷案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