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驽庸的意思、驽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驽庸的解释

(1).形容才智低劣。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因风而附凤翼者,以駑庸之质,犹迴遑乎霞霄之表。” 清 端方 《考查政治调员差委折》:“第臣等自顾駑庸,愧无识略,渥膺宠命,陨越深虞。”

(2).指才能低劣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审喻》:“引用駑庸,以为党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驽庸”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合成词,由“驽”与“庸”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资质平庸、能力低下。以下从词源、释义及用例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 分字解析

2. 整体释义 “驽庸”二字结合后,词义叠加强调“资质与能力均属低等”。明代《增修礼部韵略》将其释为“才劣而能薄”,清代《佩文韵府》则注为“驽钝庸常,不堪大用”。现代《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才能低劣且无过人之处”,多用于形容人或自我谦称。

3. 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如《资治通鉴·唐纪》载李密评宇文士及“驽庸之质,岂堪宰辅”,即以“驽庸”批判对方才能不足。《宋史·职官志》中“驽庸者不得进”,则从制度层面强调淘汰平庸官吏。

(参考文献来源:《说文解字》《论语》《增修礼部韵略》《佩文韵府》《汉语大词典》《资治通鉴》《宋史》)

网络扩展解释

“驽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nú yōng,主要用于形容才智或能力低劣,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释义

  1. 形容词义
    指才智平庸、能力低下,含贬义。例如:

    • 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以駑庸之质,犹迴遑乎霞霄之表”,形容资质平庸者难以企及高处。
    • 清代端方在奏折中以“自顾駑庸”自谦,表达对自身能力的否定。
  2. 名词义
    代指才能低劣的人。如《抱朴子》提到“引用駑庸,以为党援”,指任用庸才结党。


字义分解


用法与语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抱朴子》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奥匈帝国半涂而罢鬓环不掉不忝踩田擦亮眼睛策套炒买炒卖彻卷尘雾出处语默催切当官觝排腭音凡生風亭哈荅咳儿换授鹄候结绳而治涓壒谲戾可萨空堕连旗力尽利他主义龙骸鸾讹硉矹率幸年侄女巫霹震敲竹竿起发清放青衣小帽勤济栖滞儒户桑末色晕赏新深閟深望时复送意谭柄调和条几讬避望想韦布文章宗匠小花面衅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