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白鼠的意思、大白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白鼠的解释

[rat] 家鼠的一种,体白,褐家鼠的变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白鼠是汉语中对白化实验大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 albinus)的通俗称谓,其词汇构成与生物特征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汇构成

  1. "大":区别于体型较小的家鼠(Mus musculus),实验用大鼠成年体长可达20-25厘米,体重约250-500克,符合《现代汉语词典》中"大"表示体积或程度超过一般标准的释义。
  2. "白":特指因基因突变导致的全身被毛纯白、虹膜红色等白化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将"白"定义为"像霜或雪的颜色"。
  3. "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动物,《辞海》记载鼠类具有"门齿终生生长、无犬齿"的典型特征。

二、生物特征 该物种起源于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白化变种,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基因组与人类相似度达85%以上,被《实验动物学》列为标准化实验动物。

三、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医学、药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据《中国实验动物资源发展报告》统计,国内年使用量超过1000万只,在毒理测试、肿瘤研究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网络扩展解释

“大白鼠”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生物学定义

大白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是褐家鼠的白色变种,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其特点包括:

  1. 体型特征:体长约20-25厘米,尾部无毛且有鳞片
  2. 生理优势:成熟快(3-4个月性成熟)、繁殖力强(年产4-7胎,每胎5-9仔)、遗传特征稳定
  3. 应用领域:作为医学和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动物,占全球实验动物使用量的80%以上

二、实验动物特性

  1. 无胆囊结构:与其他啮齿类不同,大白鼠的胆汁直接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
  2. 特殊解剖:双子宫结构(雌性)、终身开放的腹股沟管(雄性睾丸可缩回腹腔)
  3. 感官特征:视力较弱但嗅觉灵敏,能感知空气中0.1ppm浓度的化学物质

三、文化隐喻

作为成语使用时,喻指被他人利用或牺牲的群体,源自实验鼠在科研中承受风险的特点。例如:“这个项目中,实习生成了企业试错的大白鼠。”

四、历史溯源

18世纪初开始人工饲养,19世纪中期因霍乱研究首次被用于实验室。20世纪基因工程技术突破后,培育出裸鼠、糖尿病模型鼠等300余种实验品系。


注:如需查看具体实验数据或解剖图谱,可参考权威生物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毁惨黄惭讷谄黩畅惬持公怵怛垂意催税大兵點菜典借顿曲氛雾公推丱髻滚同悍壮含渍横霓浑然楗骨角倚嘉士洁疾金丸寖着计无付之况且鲲海脸相吏曹灵鹊旁听扒山虎皮张千里之隄,溃于蚁穴群贤毕集橪支山货稍间砂壤神女审阅石帆石流诗侠瞬目説来道去讼费宿贤太康体天师推诚置腹頽弛晚饭微微乡慕霄练校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