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诺唯的意思、诺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诺唯的解释

应诺。 宋 苏轼 《戏子由》诗:“道逢 阳虎 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清 朱琦 《感事》诗:“机幄时咨对,震慑但诺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诺唯”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独立成词的常用词汇,它更常见于古汉语语境或作为特定短语的一部分。其含义需拆解为“诺”与“唯”两个单字并结合古汉语用法来理解:

一、 核心释义:应答之声,表顺从

二、 语源与典型用法 “诺唯”的典型用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汉语应答礼仪: 在古代对话中,“唯”和“诺”都是表示应答的叹词,但用法有细微差别。“唯”常用于应答地位尊贵者(如君主、父母、师长),表示更深的敬意和顺从;“诺”则用于应答地位相当或稍低者。两者连用“诺唯”或“唯唯诺诺”,则强化了这种毕恭毕敬、连连称是的形象。
    • 《论语·里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答道:“是。”) 这里曾子用“唯”应答老师孔子,体现尊敬。
    • 《礼记·曲礼上》: “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父亲召唤,不要用“诺”答应;老师召唤,不要用“诺”答应;要用“唯”答应并起身。) 此句明确区分了“唯”与“诺”在尊卑应答中的使用规范。
  2. 成语“唯唯诺诺”: 这是“诺唯”概念最广为人知的载体。该成语形容一味顺从附和、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的样子,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人缺乏主见和原则。
    • 语源: 一般认为源自《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这种人君主还没下令就连连称“唯”,还没差遣就连连应“诺”,预先揣摩君主的意图,察言观色,以便事先迎合君主的心思。)
    • 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唯唯诺诺”的解释为:“形容一味顺从别人的意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三、 文化内涵 “诺唯”及其衍生的“唯唯诺诺”,深刻反映了传统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尊卑秩序。它要求在下位者对在上位者保持绝对的恭敬与服从,应答时需使用特定的谦卑词汇。这种文化背景赋予了“诺唯”以谦卑、顺从、甚至盲从的核心内涵。在现代语境下,其独立使用极少,但其体现的顺从态度在成语“唯唯诺诺”中得以延续并被赋予了批评缺乏独立人格的意味。

“诺唯”并非现代汉语独立词汇,其本质是古汉语中表示恭敬应答的叹词“诺”与“唯”的连用,指连续、谦卑的应承之声,核心含义在于顺从、不违抗。其文化内涵体现了传统尊卑秩序下的应答礼仪。该词在现代最显著的遗存是贬义成语“唯唯诺诺”,用以形容人毫无主见、一味附和他人。

网络扩展解释

“诺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诺唯”由“诺”和“唯”两字组成:


二、使用场景

  1. 日常承诺:形容人作出承诺时的坚决态度,如工作、学习或婚姻中的誓言。
  2. 文学表达:常见于古典诗文,如苏轼《戏子由》中“心知其非口诺唯”,描述表面应诺但内心不认同的状态。
  3. 命名寓意:作为人名或企业名(如“金泰诺”),寓意诚信、专注与责任感。

三、延伸解析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中的用例(如苏轼、朱琦诗句),可参考相关诗词解析或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懊躁白鹞子抱瓮八则北苑妆便车边营宾将爨下大张挞伐大筑的博貂褐东床佳婿蹲鹗敦好贰佐飞霜六月副君扶摇直上刚子干员各奔前程各样公呈贯斗双龙管主固谢澔旰阖宗经魁静默烬溺开辅夸蛾贶馈宽洪连城玉连最林农龙幄明抢暗偷鸣沙山朋侣辟非凭靠汽机清越染惹三革三元及第圣女绳逐试验讼鬼虽覆能复天头地角髫发踢飞脚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