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佐的意思、贰佐的详细解释
贰佐的解释
古指州县官的副职。《旧唐书·代宗纪》:“古者县置大夫一员,足以为治,奚必贰佐分掌而后治耶?” 明 陈循 《重新孔子庙学记》:“於是乃率贰佐,周览庙学,相共废坏有不可仍旧者,悉撤而图新之。” 明 海瑞 《贺贰守陈后溪荣奖序》:“抚按藩臬顓制於上,贰佐既与府正员惟命是听同之,而贰佐又復制於其守。”
词语分解
- 贰的解释 贰 (貳) è “二”的大写。 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佐的解释 佐 ǒ 辅助,帮助:佐证(证据)。佐餐。 处于辅助地位的人:僚佐。 劝:佐食。佐酒(a.陪伴喝酒;b.就着菜肴把酒喝下去)。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贰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贰佐”指古代州县官的副职,属于行政体系中的辅助职位。其中“贰”表示“副”或“第二”,“佐”意为辅助、协助,合称强调其辅助主官的职能。
二、历史文献依据
- 《旧唐书·代宗纪》提到:“古者县置大夫一员,足以为治,奚必贰佐分掌而后治耶?”说明唐代已存在对副职设置的讨论。
- 明代陈循《重新孔子庙学记》记载:“乃率贰佐,周览庙学”,表明副职参与具体事务管理。
- 海瑞《贺贰守陈后溪荣奖序》进一步指出,贰佐在职权上受制于正职官员,体现其从属地位。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贰佐”解释为“困境中得到的帮助”,但此说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对“佐”字“辅助”含义的引申,需谨慎使用。
四、单字解析
- 贰:古汉语中常指副职,如“贰卿”“贰尹”。
- 佐:本义为辅助(《广雅》释“助也”),多用于下对上的协助场景。
“贰佐”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地方行政体系中的副职官员,其核心职能是辅助主官处理政务。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贰佐》是一个虚构的词,没有明确的含义,因此无法拆分部首和笔画。该词来源并没有具体的历史渊源,可能是作者创造的一个词语。它并没有繁体字形式,因为它是一个虚构的词语。古时候没有人使用这个词,所以没有传统的汉字写法。由于《贰佐》是一个虚构的词语,因此无法提供例句。也就是说,无法组词、找到近义词或反义词。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的需求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