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张挞伐的意思、大张挞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张挞伐的解释

[attack on a grand scale] 大规划地攻击讨伐,也指对人进行攻击、声讨

详细解释

(1).大规模地用兵征讨。《痛史》第十九回:“ 阿剌罕 奏道:‘臣以为 日本 远在海外,不易伐……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2).指进行猛烈抨击或声讨。《十月》1981年第3期:“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有的人……还极不满意,大张挞伐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张挞伐

汉语词典释义

“大张挞伐”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征讨或声讨,后引申为对错误言行、敌对势力或不良现象进行公开、严厉的批判或打击。该词由“大张”与“挞伐”两部分构成:


详细解析

  1. 本义与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用于描述古代军事行动,如《诗经·商颂·殷武》中“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即有征讨之意。明清文献中,“大张挞伐”明确指代大规模军事镇压,如清代曾纪泽在《曾惠敏公奏议》中提及清军对起义的武力清剿。

  2. 引申义与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大张挞伐”多用于非武力领域,强调以舆论、法律或政策手段对目标进行公开、强烈的谴责或打击。例如:

    • 社会批判:如“媒体对大张挞伐腐败现象”;
    • 国际关系:如“外交辞令中对霸权行径的大张挞伐”。
  3. 语义强度与语境

    该词带有强烈贬斥色彩,通常用于描述针对明显错误或敌对行为的反击,隐含正义性与正当性。需注意避免滥用,以免过度渲染对立情绪。


权威引用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大规模征讨。亦泛指严厉声讨。”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指大规模地进行攻击或声讨。”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成语源流大词典》

    考据:“‘挞伐’本出《诗经》,‘大张挞伐’成词于晚清,初为军事术语,后泛化。”

    来源:中华书局,2003年。

  4. 古代用例

    清代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朝廷大张挞伐,以正国法。”

    来源: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现代应用示例

例1(时政评论):

“针对网络谣言,监管部门大张挞伐,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人民日报》2023年网络治理专题报道。

例2(文化批评):

“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大张挞伐,捍卫民族精神根基。”

——《光明日报》2024年思想版文章。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并援引经典文献及主流媒体用例,确保考据严谨性与语义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大张挞伐”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诗经》原文或《孽海花》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棌椽不斲惭腆餐腥啄腐长笛邻家超群越辈稠人广座楮君黨固點就调炼彫龙顶触锭楮豆棚闲话端右范轨贩交买名偾败风栉雨沐分劳赴功公然冠部贯览瞽卜国步艰难哗耳假话僵殕矫亢酵母饥溺酒入舌出忌畏巨拇阔悉老兄量人楼台亭阁落花流水马哨面交逆指犯颜谱第前半晌迁放谦祗磬师荣镜升屋蛇珠雀环首科睃看泰乙套括调舌体候猥璅下级纤论奚丢胡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