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余尝问《素问》有记性者或能诵,《本草》则固难矣,若《千金》但药名与分两剂料,此有何义而可记乎?”
“剂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liào(),其核心含义为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剂料最初指中药或传统药物制备中经过精确配比的原料,强调分量和比例的严格性。例如,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提到药名与“分两剂料”的记载,说明其历史渊源。
扩展含义
随着词义演变,剂料也可泛指其他需要调配的基本材料或成分。例如,现代工业中可能用于描述洗涤剂、化工产品的配方原料。
应用示例
发音与注音
拼音为jì liào,注音符号为ㄐㄧˋ ㄌㄧㄠˋ。
总结来看,“剂料”既保留了传统药料调配的本义,也在特定语境下扩展为对材料配方的通称,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灵活性和历史延续性。
剂料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剂”和“料”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剂料的“剂”部分属于“刀”字旁,表示与刀具有关的意义,笔画数为9;“料”部分属于“米”字旁,表示与粮食有关的意义,笔画数为10。
来源:剂料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中,原意是调配药物和食品所用的材料。
繁体:剂料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為“劑料”。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的写法往往有多种变体,因此剂料也有一些古时候的写法。比如,剂料的拆分部首在古代写作“⺈”和“米”,而且“剂”部的笔画数也可以是10画而不是现代的9画。
例句:他是这个药方的剂料配方的专家。
组词:剂料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语,比如剂量、剂型等。
近义词:剂料的近义词有配料、原料。
反义词:剂料的反义词可以是成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