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宿构。谓预先构思、草拟。《新唐书·后妃传上·上官昭容》:“ 婉儿 始生,与母配掖廷。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 武后 召见,有所制作,如素构。”《新唐书·后妃传上·薛收传》:“ 收 为书檄露布,或马上占辞,该敏如素构。”《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 李贺 ﹞七岁能辞章, 韩愈 、 皇甫湜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 贺 赋诗,援笔輒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素构”一词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需结合语境理解:
(现代汉语解释) 基础含义: 指一个人的品德、才能等方面的基础和根本,强调内在素质的构成。由“素”(本原、基础)和“构”(构造、结构)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人的基本能力或道德根基。
(古代文献解释) 历史用法: 在古籍中,“素构”同“宿构”,表示预先构思或草拟。例如《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有所制作,如素构”,指她写文章时如同提前构思好一般流畅自然。
使用建议:
素构(sù gòu)是一个复合词,由两个词组成:素和构。它的意思是基本的构造或构成部分。
素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素(sù)和构(gòu)。素的部首是目,并且它包含了8个笔画;构的部首是木,并且它包含了7个笔画。
素构一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古代汉字演变而来的,不再有明确的起源。在繁体字中,素构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对于素构这个词来说,我们没有确切的古代写法的记录。因此,我们只能根据现代的字形和写法来理解它。
1. 这座建筑的素构非常简单,但却充满了美感。
2. 他研究了这种机器的素构,以便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3. 这幅画的素构非常复杂,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理解。
组词:素材(sù cái,用于制作艺术品或作为创作的基础材料)
近义词:构造、结构
反义词:细节、部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