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臬兀的意思、臬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臬兀的解釋

臲卼。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生涯臨臬兀,死地脫斯須。”《朱子語類》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這事,便不熟,則臬兀不安。” 清 黃景仁 《夜聞新安江聲》詩:“竹牀臬兀雜心動,紙帳掣曳如人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臬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文獻引用

  1. 唐代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
    “生涯臨臬兀,死地脫斯須。”
    ——描述生活動蕩不安,瀕臨險境。
  2. 宋代朱熹《朱子語類》:
    “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這事,便不熟,則臬兀不安。”
    ——強調未付諸行動時的焦慮狀态。
  3. 清代黃景仁《夜聞新安江聲》:
    “竹牀臬兀雜心動,紙帳掣曳如人搴。”
    ——借物喻心,表現内心的波動。

相關辨析


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杜甫、朱熹相關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臬兀》的意思

《臬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挺直、垂直”。

拆分部首和筆畫

《臬兀》的部首是“身”,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臬兀》古文中多用于形容人的姿态或物體的形狀,表示直立、筆直。

繁體

《臬兀》的繁體字為《臬-丿肉》和《兀-兒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臬兀》的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分别為《臬-臣絲》和《兀-廣》。

例句

他的身姿挺直,行走時仿佛一棵松樹般的臬兀。

組詞

1. 臬兀身姿:形容身姿挺拔、筆直的人。 2. 臬兀氣質:形容氣質傲岸、端正的人。

近義詞

1. 挺拔:形容直立而筆直,與臬兀意思相近。 2. 直立:形容垂直、挺直的姿态。

反義詞

1. 彎曲:相對而言,指非直立或非筆直的形态。 2. 佝偻:形容身體前屈、不挺拔的姿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