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鸟旟的意思、鸟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鸟旟的解释

绘有鸟形的旗帜。《周礼·考工记·舆人》:“鸟旟七斿,以象鶉火也。” 郑玄 注:“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后汉书·舆服志上》:“鸟旟七斿,五仞齐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鸟旟(niǎo yú)是中国古代旗帜的一种,特指绘有鸟形图案的军旗或仪仗用旗。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古代绘有鸟隼(猛禽)形象的旗帜,属“九旗”之一,主要用于军事指挥或彰显身份等级。《周礼·春官·司常》明确记载:“鸟隼为旟”,郑玄注:“鸟隼象其勇健也。”

二、形制与功能

  1. 图案象征

    旗面以“隼”(鹰类猛禽)为纹饰,象征勇猛迅捷,多见于将领指挥旗或诸侯仪仗。《释名·释兵》载:“旟,誉也…将士所建,迅疾如鸟之飞也。”

  2. 等级标识

    据《周礼》记载,不同官职使用不同旗帜:“州里建旟”,指州长一级官吏可立鸟旟,体现礼制等级。

三、文化意涵

鸟旟承载先秦军事与礼制文化,如《诗经·小雅·出车》中“旟旐央央”,描绘军队旌旗招展的场景,侧面印证其实战用途。后世逐渐演变为仪仗符号,见于宫廷典礼。


权威参考来源: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释名疏证补》(清代王先谦撰)
  3. 《诗经集传》(朱熹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鸟旟”是古代旗帜的一种,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指绘有鸟形图案的旗帜,主要用于标识或仪仗。其中“旟”(yú)特指古代绘有鸟隼纹样的旗,常见于地方行政单位(如州、里)的标识。

2.文献出处

3.功能与象征

4.补充说明

“鸟旟”属于生僻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礼仪研究。如需深入考证,建议查阅《周礼》《后汉书》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按选髀肉复生踣覆部例长春迟回观望川涂春容淙凿大亨倒卷大月跌蹶东土斗盖遁亡独生子女腹部俘劫府署甘临归班鬼质裹合裹头内人烘托淮王画皮毁离护繞监禁焦蒿家属楼静处迥绝康衢客窗括访蛞蝼辽城六一昧旦晨兴苗父驽驘飘游薲草蒲扇千室清茶淡饭青衿弃繻荣鲜瑞徵散发扫黄狩取顺坦耸体泰而不骄万恨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