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但需注意其官方规范简称应为“内蒙古”而非“内蒙”。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1947年),首府为呼和浩特市,地处中国北部,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 。
名称与简称
地理与人口
经济与资源
注意:使用简称时建议优先采用“内蒙古”,避免因“内蒙”引发歧义。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资料。
《内蒙》是中国地名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指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中国北方,被称为北方的瑰宝。
按照汉字的构成,内蒙的部首是“冂”,笔画数为13。
内蒙一词来源于蒙古语中的“нутаг” (nutag),意为“牧区”。在蒙古语中,“нутаг”有“地方”、“领土”的意思。清朝时,为了表示该地区是中国境内的草原牧区,将其称为“内蒙古”,即与外蒙古相对的意思。
内蒙的繁体字为「內蒙」,保留了原本的意思和发音。
在古代汉字中,内蒙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由于信息有限,暂无确切的古代写法可供参考。
1. 我们的旅行计划包括了内蒙古的探索。
2. 内蒙地区的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内蒙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许多有关内蒙古的名词,例如: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内蒙古草原、内蒙古民族等。
内蒙的近义词包括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的反义词为外蒙古,指的是中国境外的蒙古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