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书房的意思、南书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书房的解释

在 北京 故宫 乾清宫 西南隅,本 清 康熙帝 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 雍正 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先 文僖 公,以户部侍郎入直南书房。”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南书房》:“本朝自 仁庙 建立南书房於 乾清门 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南书房是清代特有的内廷机构,兼具文学侍从场所和机要职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1. 设立时间
    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历时221年。

  2. 地理位置
    位于紫禁城乾清宫西南角(乾清门西侧),原为康熙帝早年读书处,又称“南斋”。

  3. 命名由来
    因坐落于月华门之南而得名,与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乾清门东侧)位置相对。

二、职能演变

  1. 康熙时期:文学与机要双重职能

    • 文学侍从:选拔翰林官员(称“南书房行走”)陪伴皇帝赋诗作画、讲经论史。
    • 参与机务:起草诏令、发布政令,成为康熙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权力的核心机构。
  2. 雍正以后:转向文化职能
    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不再参与政务,主要承担文词书画、编纂书籍、评阅试卷等事务。

三、历史意义

  1. 强化皇权
    康熙通过南书房直接控制机要,削弱了满洲贵族议政会议和内阁权力,推动中央集权。

  2. 文化影响
    成为清代士人向往的荣誉之地,促进了满汉文化融合,并保存了大量文献资料。

  3. 机构特殊性
    虽非正式官署,但长期作为内廷重要场所,直至清末才裁撤。

四、与其他机构的区别

总结来看,南书房既是清代帝王文化生活的核心空间,也是康熙时期政治集权的重要工具,其职能演变反映了清代中枢权力结构的变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南书房

《南书房》指的是古代帝王皇后在皇宫内的一处地方,用于读书、处理政务和休息。字面意思上,"南"意味着这个房间位于皇宫的南边,而"书房"则表示这个地方是用于读书的。它象征着皇帝对教育和知识的重视。

拆分部首和笔画:南(丆+㐬)书(丨+冖+㇏)房(户+方)。南的部首是丆,它是原始象形字。书的部首是丨,它是象形字,表示人的站立姿势。房的部首是户,它是旁注形,表示门窗。南书房的总笔画数为15。

《南书房》这个词的来源与宫殿的构造有关。在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通常呈现南北走向,南面称为"阳面",代表着天之阳光,御座常设于此。而"南书房"则是位于御座后方,供皇帝读书和办理政务之用。

在繁体中文中,"南书房"这个词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南書房。

例句:

  1. 皇帝每天早上都会到南书房看书。
  2. 南书房里收藏了大量的经书和典籍。

组词:书房、读书、御座、政务。

近义词:阅书堂、藏书阁。

反义词:北书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