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云春树”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一诗。字面意思指傍晚的云彩和春天的树木,比喻对远方朋友或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常用于表达离别后的怀念和情感寄托。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这个成语强调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思念,往往在文学、书信或正式交流中使用,以描绘对友人音容笑貌的回忆[来源:汉典网,链接:http://www.zdic.net/hans/%E6%9A%AE%E4%BA%91%E6%98%A5%E6%A0%91]。
从词典角度分析,“暮云”代表日暮时分的云霞,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感;“春树”则指春季生机勃勃的树木,暗喻友人的青春或美好记忆。二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意境深远的画面,传达出对远方之人的无限眷恋。例如,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会说“暮云春树之思”来形容对旧友的怀念,体现了成语在情感表达中的持久生命力。
历史来源方面,杜甫的原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景抒情,奠定了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后世如清代学者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阐释其修辞手法,突出了汉语成语的凝练与诗意[来源: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A%AE%E4%BA%91%E6%98%A5%E6%A0%91]。总体而言,“暮云春树”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承载了中华文化中重情重义的传统价值观。
“暮云春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ù yún chūn shù,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意义
成语通过描绘“傍晚的云”和“春天的树”两种意象,寄托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之情。
出自唐代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意象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句背景或文学应用,可参考杜甫诗集或《幼学琼林》等典籍。
暧日白粳崩损漕闱长命缕弛刑徒创造社抵牛断産蹲鹗烦舛凡今废人符敕赋丈改常构兴光易毂辘鹰海交寒房含薰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徼利精麄井落筋驽积帙旷职两半球良方联魁料择狸裘駡嗔迈寿昧死梅盐艨冲峭危乞留玎琅青紫被体气性如令生石灰石础水墨画淑嘉说戒树植竦魂骇目酥醪孙山天文单位体当脱监文象无记业相声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