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说戒的意思、说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说戒的解释

佛教语。每月月半、月底集合众僧讲说戒律。犯有过失者,亦在此时忏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恒 曲次东有 瞻婆国城 ,南有 卜佉兰池 , 恒水 在北,佛下説戒处也。” 唐 王建 《题詵法师院》诗:“三年説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说戒是佛教术语,指僧团定期集会诵戒的仪式,属于戒律实践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含义为“宣说戒条”或“忏悔过失”,旨在通过集体共修维护僧众清净,促进修行精进。

  1. 定义与形式

    “说戒”源自梵语“Uposadha”(音译“布萨”),原意为“净住”“长养”。在汉传佛教中,僧团每半月(农历十五与三十/廿九)举行一次说戒仪式。参与者需忏悔自身违戒行为,并共同诵念《波罗提木叉》(戒本),以提醒持戒规范。

  2. 仪式内容

    说戒包含三部分:

  1. 宗教意义

    该仪式强调“大众和合”与“防非止恶”,既维护僧团纪律,亦为个人修行提供清净因缘。佛教认为定期说戒可消除业障、增长功德,如《五分律》云:“半月说戒,令诸比丘不忘失。”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说戒”是佛教术语,指僧团定期举行的戒律宣讲与忏悔仪式,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说戒”指佛教僧团在每月农历十五(月半)和三十(月底)集会,由法师向僧众宣讲戒律规范。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集体学习戒条,维护僧团清净,同时为犯戒者提供忏悔机会。

二、仪式内容

  1. 宣讲戒律
    法师逐条诵读《戒本》,明确僧众行为准则,如《四分律》《梵网经》等经典中的戒条。
  2. 忏悔过失
    僧人在集会中可主动坦白过失,经集体评议后依规处理。严重犯戒者可能被逐出僧团。

三、历史渊源

该制度源自佛陀时代,如《杂阿含经》记载佛陀要求弟子定期诵戒。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提到佛在恒河边“说戒”,唐代王建诗中也有“三年说戒龙宫里”的描述,说明其历史延续性。

四、相关延伸

“戒”在佛教中对应梵语“śīla”,意为防非止恶的规范,而“说戒”正是维护这一规范的重要实践。现代汉传佛教寺院仍延续此传统,如北京龙泉寺等定期举行布萨(说戒)仪式。

如需更详细的佛教戒律体系或具体仪式流程,可参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班贡北京科技大学弊事伯首采粲出差雌雄未决促寿打伤等分得人點綴鹗睨蛾述发淤感彻干硬共命鸟鼓吹词果菜黑种人鹤邑鸿翥熀耀沍寒火纸煤叽里呱啦旌扬就功鞫谳狂穉两箱柳郎率时孟贲排队论漂溢批示青鬓轻邈青缃学气慑舍筏折屐胜国时味石影讨饭棒佻身飞镞铁顩铜堤同甲透明纸望祭僞名五色花子无颜无一不备小客歇肩